东莞一男子跑路躲债五年 法院社区联动化解债务纠纷
羊城晚报讯记者谢颖、通讯员钟紫薇报道:因债台高筑无力偿还,东莞市塘厦镇一男子5年前抛家弃子跑路避债,之后法院查封拍卖其自建房却频频遇难题,案件执行多次陷入僵局。日前,东莞第三法院利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寻求社区协助,最终妥善化解7宗债务纠纷。
东莞市塘厦镇居民黎某2014年起因做生意资金周转需要,陆续向多人借款,后因逾期未还被人告上法庭。2015年,黎某作为被告的民间借贷案件在东莞第三法院便有5宗,借款金额共计55万余元。
案件判决进入执行阶段后,黎某却悄悄和妻子黄某离了婚,抛下一双儿女,于2016年独自前往阳江的一个农场躲债,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只在逢年过节打一两个电话回家。
执行过程中,东莞第三法院依法查封了黎某名下的一栋房屋,但在处置时却遭遇了重重困难,黄某和儿女只有这一处住房,案件执行多次陷入僵局。
考虑到黄某情绪不稳定,强制清场可能会导致极端事件发生,东莞第三法院转变办案思路,利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向该房屋所在社区居委会寻求协助,力争和谐推进案件执行。
居委会表示会积极协助法院工作,说服黎某家人获得黎某联系方式,多次与之进行电话沟通,告知黎某其逃债避难后,黄某和其子女多年来生活凄苦,若其债务问题再不解决,家里的房子也将被法院强制执行,届时其家人的生活将更加艰难,再从亲情、法理角度劝导黎某回来主动承担责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30日,黎某终于出现在社区居委会。
面对强大的执行威慑和各方压力,黎某终于卸下心理防线,表示会想办法还债,执行法官告知可为其搭建沟通平台,要求其当场与债权人进行电话协商。随后,黎某逐一拨打了7位申请人的电话,商量确定了履行的金额和方式,并征得申请人同意,在一周时间内筹措资金。
上个月,黎某以抵押房产的方式向亲属借款,终于还清了全部债务。这一历时五年的“骨头案”得以顺利和谐执结。
今年以来,东莞第三法院进一步加强与辖区基层组织间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开拓执行案件多元化解新模式,在执行过程中注重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了解社区、熟悉情况等优势,调动和激发社区力量积极参与协助,提供执行线索、协助送达、帮助做被执行人思想工作等,攻克“人难寻、物难找、财难查、执行协助难求”等难题,实现法院与社区的有效联动,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解决,取得了较好成效。
据统计,今年1至9月,东莞第三法院已执结案件14101宗,执行到位金额达8.13亿元。
新闻推荐
宏远男篮启程奔赴浙江诸暨,内部挖潜继续冲击巅峰 新赛季难度升级 斗志不减热血足
■杜锋带领全队积极准备应对困难本报记者郑家雄摄本报讯昨日上午,两个月前历经重重硬仗成功卫冕、勇夺队史第十冠的宏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