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深生态环境联合交叉执法见成效 化解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提升跨界河流两岸环境
本报讯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东莞联合深圳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交叉执法行动,取得良好成效。昨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成绩单”,1-9月莞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68人次,检查企业250家次,立案处罚企业6家,限期整改企业132家,共同营造“守生态、惠企业、益民生”的良好氛围。
东莞与深圳接壤,为了妥善化解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两市今年构建生态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工作机制,组成联合执法组,以茅洲河、石马河流域为重点,聚焦涉水污染源、涉VOCs企业、“散乱污”企业(场所)非法排污和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开展联合交叉执法行动。5月份起,两市严格落实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要求,“每月一次常规检查、每季度一次重点"回头看"”,对环境违法行为快查快处,有效降低环境风险。
市级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联合执法协调会,区(镇)级每月召开一次联合执法协调会。针对辖区污染源监管的需要确定执法行动的方式和时间,对于执法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需要立案查处的,按属地原则及时向辖区环境执法部门移交,确保发现的违法行为得以及时查处。同时,不搞“一刀切”,对一般性环境问题,以教育指导、限期整改为主。
联合执法组建立台账清单移交属地部门跟踪查办,依法立案查处严重违法行为,并进行销号式管理,要求限期整改。今年1-9月,两市立案处罚企业6家,对132家企业作出限期整改处理,进一步提升茅洲河、石马河两岸生态环境。经过联合交叉执法,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深刻认识到环保经济一起抓的重要性,既要严厉打击严重污染环境违法行为,也要帮助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消除隐患。同时,要认识到环保执法工作不能靠单打独斗,必须打好“组合拳”。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落实长效监管机制,对周边企业加强巡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确保“散乱污”企业(场所)得到彻底整治,提升区域空气质量,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以生动的执法实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新闻推荐
“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让全国美术名家与本土艺术家“艺起来” 名家聚东莞 以艺展风采
■“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让外界了解东莞艺术发展风貌本报记者赵水平摄本报讯昨天上午,一场名家云集、备受关注的美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