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不断突破自我,巧放、敢放、多放,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简”出效率 “放”出活力

东莞日报 2020-10-13 10:21

■2019年4月19日,东莞市“银政通”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暨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启动仪式举行。图为市民在“银政通”智能服务一体机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

在东莞开办一家服装生产公司,8年前需要11个程序、102天;8年后的今天,不仅在网上可以办理,在银行的“银政通”企业开办一体机还能一次性办理包括工商登记、公章刻制、税务办理在内的流程以及银行开户手续,大约30分钟就能注册一家公司,开办全流程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从102天到1天,生动诠释“推动简政放权,持续放出活力”的“东莞之变”。变的背后,核心就是“放”字诀。

接下来,东莞将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省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历史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不断突破自我,巧放、敢放、多放,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开办企业:

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间压缩到1天

以前,为了一个审批项目,部门一个接一个跑,图章一个接一个敲,这是很多企业都有过的痛苦经历。

现在,这些都成了过去。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是东莞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

2018年10月,东莞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成为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对此,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突破口,纳入“湾区都市、品质东莞”重点建设内容。市场监管部门与税务、人社等部门联合推进改革,吸引商业银行积极参与,采用“一表填写,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即时发照;金融服务,精准授信;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等形式,全面重构业务流程,破解初创企业融资困境,大幅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全国首创“银政通”一体机,成为东莞商事制度改革中又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并为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提供了可体验、易使用、易展示的载体,为全省、全国摸索了可以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2019年7月18日,“银政通”一体机正式上线运行,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企业开办政务服务和精准化金融服务,成功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目前,已在中、农、工、建等8家银行的全市175个商业银行网点部署应用,服务区域实现镇街全覆盖,累计办理企业开办业务21863宗。疫情期间,东莞充分发挥“银政通”一体机安全、高效、便捷等特性,由政务部门携手各商业银行,积极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站式、非接触、跨领域的政务及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顺利复产复工、创新创业,获得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的积极推广。

东莞是全国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同时也是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改革的试点城市,承担国家总局授权的外资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试点、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试点。近年来,东莞的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在市场主体覆盖面上做到了内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全覆盖并延伸到港资企业;在数字证书便利度上做到了从有介质的电子执照和银行U盾发展到人脸识别、无介质电子执照;在商事登记全过程上做到了从名称自主申报到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扩展到全程电子化档案查询、电子咨询;在企业开办环节上从商事登记单一环节延展到税务、刻章、社保、公积金、银行开户等全流程“一站式”办理。以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为目标,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工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更为便利的营商环境,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也释放了工作压力,解放了业务人手,实现了部门与群众的双赢。

自2015年12月,东莞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上线以来,共受理业务110.26万宗,其中名称业务61.04万宗,占同类业务比例为95.01%;内资有限公司设立业务49.22万宗,占同类业务比例为82.81%。目前已覆盖内资公司、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等登记业务,全程电子化登记适用的市场主体量达到了96%。以已办理的110.26万宗业务计算,至少为群众减少往返窗口269.74万人次,平均每天减少约2454人次,有效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交通成本。全省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完全采用东莞模式,相关制度与程序设计长期保持稳定,东莞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点任务。

办理施工许可:

全面优化施工许可阶段实施并联审批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直以来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堵点和痛点,是开展相对集中许可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近年来,东莞紧紧围绕建设项目审批效能提升,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再造流程、优化举措,打通建设项目审批环节中的难点、堵点,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流程全覆盖,持续提高企业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感受度和体验度。

中堂华迅电子科技项目是中堂镇的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承诺年产值不低于17.7亿元,年纳税不低于2.03亿元。

项目原计划春节后开始施工,需要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但受疫情影响工期延迟。水乡功能区政务服务中心主动了解项目需求,调配专业代办专员,为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协助指导整理报建材料,并协调审批部门提前对核心材料预审,在项目提交材料的当天就完成报建手续,由原定的3天办结时间变为1天办结,顺利动工。

水乡功能区以建设工程项目作为试点,根据建设工程项目审批链条,梳理出住建类32项办理频率高,且没有下放功能区的市级事项,以功能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创新试点开展通收服务。打通“收件、审批、物料流转、发证”的区域通办链条,满足广大企业的投资需要,实现更多建设工程业务就近一门式办理,减少企业多头跑,为接下来功能区推进其他事项窗口前移、实现跨区域通办积累实践经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流程再造。

为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市住建局全面优化施工许可阶段实施并联审批工作。一是简化施工许可阶段事项,把原质量安全监督等10项事项并入“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核发”。二是落实联合审图,将消防、结建式人防工程设计审查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一并进行。三是优化审批流程,取消前置条件,将串联环节改成并联或并行推进。四是精简审批材料,将事前审批改为事中事后监管。五是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并试行审批改备案,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由建设单位委托省专家委员会随机抽取专家进行审查后报住建部门备案;在广东省内创新取消“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事项,改由企业自主负责落实,认为有必要进行初步设计的财政投资等项目,由建设单位自主在初步设计审查专家库中选取专家组织审查,后续通过组织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抽查,加强施工图设计环节的监管。施工许可阶段经全面优化之后,东莞市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建设工程落地建设,深得建设单位好评。

新闻推荐

青岛确诊6例新冠肺炎病例 均与当地胸科医院高度关联 东莞疾控提醒:近期如需前往青岛,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10月12日,市民在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一检测点进行免费核酸检测新华社发10月11日,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称,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