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脸吃饭”到智慧教育 东莞五中智慧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东莞日报 2020-09-29 10:50

■学生在食堂刷脸点菜学校供图

不知道大家在上学的时候会不会遇到饭卡丢了的情况,而在东莞第五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东莞五中”),这里的学生只需“刷脸”就可以吃饭了,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家长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用餐情况。此外,学校还将信息化建设延伸到学校管理、教学、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刷脸吃饭”更快捷、更高效

走进东莞五中的食堂,你会发现每个打菜窗口都装有一个类似平板的刷脸机。用餐时间,学生只需在平板上点击自己要吃的饭菜,确定后直接“刷脸”即可支付,整个过程非常快速,避免了用餐时排长队刷卡的现象。同时,食堂打饭的工作人员也不需要在打完饭菜后,计算费用了,大大提高了学生用餐效率,提升用餐体验。

此外学生的丢卡烦恼也随之消失。此前,这个有着2200多名学生的学校每周就会有50个人补办校园一卡通,现在这样的情况大大减少。

除了学生方便外,家长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的“袋鼠校园”小程序,看到孩子在校消费情况。基于每日食堂的消费数据,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了。东莞五中校长杨志坚告诉记者,“消费数据的背后其实是学生营养数据的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饭菜比较受欢迎,根据学生每天吃饭的情况,看营养摄入是否均衡等,同时对于学校提升食堂安全管理和学生营养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

在学校,学生的“脸”可以做很多事,它能刷开部分会议室的大门,让原先需要经过登记,取钥匙等多个环节的会议室使用变得更简单。它能一键测温,进入宿舍等区域时刷脸进门,既完成了学生的打卡,也完成了体温测量。它能出入校园,把原先需要依靠“教务主任-班主任-班长”层层进行收集的到校情况录入电脑,系统就能直接显示学生的出勤情况。它还能在小卖部、医务室买东西,一次刷脸就能完成支付。“通过人和物的互联互通,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在今年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显得更加有用。”杨志坚说道。

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已深入到各个方面。从2016年开始,学校在东莞“慧教育”的理念引领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逐步建设智慧校园。借助开放的网络生态环境,互联网、物联网的概念被引入学校,经过近4年的发展,学校智慧校园初具面貌。学校主导开发数据中心,为各不同的系统提供底层数据服务。

学校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企业微信)开发了移动办公系统,并在企业微信平台上,开发了校务通知、报修管理、用车管理、请假申请、公文管理、工资管理等20多款轻应用。

积极探索智慧教育

除了学生生活和学校管理外,东莞五中更是积极搭上智慧校园建设的东风在智慧教学和学校品牌建设上不断发力。艺术教育是五中传统优势项目和学校特色,该校利用信息化将艺术教育由专业性向普惠性扩展。近几年学校以线上慕课的形式,累计开发近40门艺术特色课程,供非艺术专业学生选修,同时也由专业老师线下提供指导和答疑,形成了良性互动。杨志坚表示,除了本校学生学习外,还可以将优秀课程向其他学校进行推广,大大提升课程的传播广度,甚至可以进行剪辑和删改,开发不同版本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

日前,光大阅卷系统也在学校投入试用,该系统可以提供扫描、存储学生答卷情况,看到学生哪里错了,为什么做错了,可以给任课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教学参考。随着各个数据打通,将来五中学生在学校的所有相关数据、甚至是毕业去向都会联动起来,为学校科学育人、精准育人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持。

新闻推荐

高埗举行粤剧曲艺精品专场演出 粤剧名家同台献艺 市民乐享梨园盛宴

艺术家轮番献艺,给观众奉送高质量的粤剧粤曲精品演出通讯员李淦斌摄9月25日晚,东莞市粤剧曲艺精品演出暨“广东省曲艺之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