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东莞行动组合拳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

广州日报 2020-09-28 03:55

美丽东莞。论坛现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昨日,第十期“洁净东莞·城市论坛”在石排镇举行,8月份的“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和红黑榜情况对外公布,与会领导嘉宾和城管系统、属地镇街负责人围绕过去一个月身边的市容环境展开表扬、批评、反思、展望。

自去年3月以来,东莞市城管委办创新打出了洁净东莞“组合拳”,形成了一个发现问题、精准整改的闭环机制,并在实践中将这一机制逐渐完善,让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

行走东莞高位推进

美丽东莞,如诗如画。与此同时,部分村(社区)的脏乱差也大煞风景。这就是东莞的AB面。

作为粤港湾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正在以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在这一过程中,东莞没有回避自己不光彩的一面。品质东莞,洁净先行,为了补齐背街里巷的“脏乱差”短板,自去年开始,东莞在全域推动“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城市的洁净度向国内一流城市看齐。

群雁高飞头雁领,“关键少数”的头雁决定了雁队的飞行方向和状态。为了让全社会能够真正树立起洁净意识,像发展经济一样重视环境卫生的意识,“行走东莞”机制应运而生。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不定线路、不分时段、不打招呼、不需陪同、直奔一线,直面问题(简称“四不两直”),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每位市领导负责行走1-2个园区、镇(街),每月行走不少于1次。每次行走先确定园区、镇(街)再抽签决定具体的村(社区),而且重点行走背街小巷、城中村、插花地等容易产生“脏乱差”问题的区域。意图很简单,就是去“找茬”的,通过高位推动,立行立改。

去年,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行走万江后,直接推动了万江街道启动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工作。市长肖亚非行走虎门后,推动虎门全面启动广深港高铁、环莞快速路沿线环境整改提升工作,一个月内全镇拆除窝棚100余处,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目前,行走的主体已经从市领导扩展到了园区、镇(街)和村(社区)一级的领导,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市民代表。“行走东莞”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展,并形成品牌,东莞正在被用脚步丈量。

指数测评量化考核

考核是管理的“硬核”,为了找到压实责任,调动基层的抓手,东莞市城管委办推出了“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包含动态测评(70%)、机制测评(20%)、公共厕所日常保洁管理(10%)、“行走东莞”(扣分项)四部分。占比最高的动态测评由第三方机构通过明查暗检来完成,每个镇街每个月至少会有8个社区会被随机暗访。

从第一名到第33名,测评产生的分数会形成排名并对外公布。昨天刚发布的8月份的测评中,松山湖排名第一,麻涌排名最后一名。洁净KPI像板子一样打到了园区、镇(街)的身上,倒逼其改善工作。每个月东莞最净的园区、镇(街)是哪个,最脏的是哪个,结果一公布就会成为公共议题,从官方到民间,从学界到业界,点赞与拍砖并行。

自去年3月实施测评考核以来,松山湖期期不落占据榜首,东城、茶山、东坑等镇街长期排名靠前,部分镇街则时常垫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名次格局。这让整个榜单的悬念性和对工作的撬动意义下降。

为此,东莞市城管委办不断完善测评,现在除了公布排名,每个月还会进行环比,设立进步奖和退步奖,年终还将设立蜜蜂奖和鞭策奖,赋予更多考核对象荣誉感和危机感。在最新公布的8月的“月考”中,就有镇街玩起了“过山车”,进步幅度较大的是常平(进步15名),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厚街(退步17名)。

“红黑榜”进一步考核

考核“药效”更猛的是“红黑榜”,在每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基础上,东莞市城管委办选出村(社区)、道路、集贸市场、公厕、垃圾转运站、河涌六类区域中指数最高的定为红榜,指数最低的定为黑榜,“红黑榜”和其所在区域的管养单位同样对外公布。

毫无疑问,红榜是美丽东莞的颜值担当,被媒体渲染后有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潜力。部分上榜的村落成为网友向往的莞乡,公厕达到了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河涌有了让人前去游泳的冲动。

黑榜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态度,真正表明了直面家丑的决心。有些黑榜的“脏乱差”情况已经超出了都市人想象的范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有的黑榜会被“回头看”,直到整改完毕。今年5月,东莞市城管委办对2019年的76个黑榜开展了第一次集中“回头看”,有11个区域整改效果较好被“摘帽”,有6个黑榜因为整改效果特差而被挂牌督导,其余的则还将被持续“回头看”。

洁净城市活动日推动上榜单位精准整改。每月10日“洁净城市活动日”,在东莞都是一个仪式感极强的日子。这一天,市、镇、村三级组织都会开展由领导带头的全民大清洁活动,“翻箱倒柜”对公共区域、背街小巷开展大清扫、大清洗。

为了避免形式主义,这一行动注重清单化、具体化,强调精准整改。“洁净城市活动日”举办地点的选择具有导向意义,一般会精准定位于红榜或黑榜。在红榜地区举办会突出推广宣传其好的经验做法,在黑榜地区举办现场会则主要是对其开展帮扶,明确具体的整改目标。

城市论坛梳理反思

反思才能进步,在公共场合的反思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动力。为了梳理总结“洁净城市”的系列活动,东莞在全省范围内首创推出了每月一次的户外城市论坛,打造连接全市党政部门、城管系统、管养企业和市民的多向开放沟通平台。

论坛集考核发布点评和全民问政于一体,在政民公共关系打造中为改善城市环境“把脉开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现场向一把手领导挑刺提意见,上了黑榜的单位代表会被现场点名,要站起来表态发言。

“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维度能否更加差异化和丰富化,红黑榜的奖惩力度能否再大一点,更多的市民代表能否参与到测评中来?在第九期“洁净东莞·城市论坛”的现场,一名政协委员曾一连抛出三个尖锐的建议,引发现场热议。

倡导动真格“红红脸”,互动互怼说刺耳话,这让每次论坛都开放务实,成为新一轮问题整改的起点。在政府大力推动之后,东莞城管委办还呼唤市民的家园意识。一座城,一个家,共建共治才能共享。

洁净东莞组合拳大数据

·各级领导共行走东莞2.76万次,发现问题18.99万件。

·东莞城管委办发布洁净测评18次,红榜96处,黑榜115处,摘帽黑榜40个,举办城市论坛10次,洁净城市活动日14次。

·市民对城市管理问题整改效率满意度达91%。

新闻推荐

第三届市篮协换届大会举行 继续擦亮全国篮球城市名片

■第三届市篮协换届合影本报记者程永强摄本报讯9月25日,第三届东莞市篮球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东莞市篮球协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