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1~8月经济和社会电力消费景气指数分析报告 全市电力消费景气指数逐渐回暖

东莞时报 2020-09-24 10:45

近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发布广东省内首个电力消费指数(EPI)报告,从电力能源消耗需求变化,真实反映全市各区域、各产业、各行业运行状况。

该指数抓取当期和去年同期用电量、当期与去年同期业扩净增容量、单位容量每小时电量转化率和转化时间等作为模型输入指标,充分保留电力数据的物理意义,体现客观性。指数100为荣枯线,也就是说:指数100以上为“荣”,意味着恢复以往水平,指数100以下则还有待恢复。

从报告来看,1~8月累计东莞市电力消费景气指数为100.16,较今年1~7月的累计景气指数99.38,上升了0.78。从单月的电力消费情况看,随着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及疫情好转,电力消费景气指数呈现逐渐回暖趋势,8月单月电力消费景气指数(104.39)再次突破荣枯线,说明电力消费情况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此外,1~8月东莞各镇街(园区)电力消费景气指数逐月明显回升。其中,沙田、松山湖园区、黄江、万江、塘厦、横沥、东坑、企石、麻涌、望牛墩1~8月累计的电力消费景气指数排名全市各镇街(园区)前十位。

三大产业8月EPI均超荣枯线

1~8月,东莞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累计电力消费景气指数分别为108.59、98.37、100.49、109.27。从1~8月累计电力消费景气指数看,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和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相较于第二产业,全市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的电力消费景气指数回升更为明显。

三大产业的电力消费景气指数8月单月均已经上升至荣枯线以上。

住宿和餐饮业上升空间大

1~8月累计,东莞市电力消费景气指数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2.67),排在第二位的是金融业(116.57),第三位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4.66)。

从指数看,疫情对东莞各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从单月指标来看,疫情以来住宿和餐饮业面临着上涨的运营成本和骤减的客流量等多重压力,电力消费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疫情好转及阶段性消费的有序恢复,电力消费回升较明显,8月单月该行业的电力消费景气指数已达到96.98,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电力消费回升明显

1~8月,东莞市制造业累计电力消费景气指数为97.48,从制造业细分来看,最高的是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排在第二位的是其他制造业,第三位是消费品制造业,最低的是高载能制造业。

从单月指标来看,疫情以来,消费品制造业电力消费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高技术及装备制造的景气指数在今年2月份开始增长,在3月份即有过半行业恢复至去年同等电力消费水平。截至8月份数据,该类别中有四个行业指数超过了荣枯线,达到去年该行业电力消费同等水平,整体电力消费水平稳步上升(109.06)。

五大支柱产业电力消费景气指数缓中有升

东莞市五大支柱产业电力消费景气指数缓中有升,8月份达到106.41。五大支柱产业1~8月累计,最高的分类行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106.74),排在第二位的是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103.11),第三位是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96.14),第四位是造纸及纸制品业(95.69),最低的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7.91)。

从指数看,今年的疫情对东莞市五大支柱产业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疫情好转及阶段性消费的有序恢复,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电力消费指数回升最为明显,该行业的电力消费景气指数自春节以来成为复工复产的急先锋,8月单月该行业的景气指数恢复较为强势(110.42)。

在四个特色产业1~8月累计数据中,指数最高的分类行业是家具制造业(105.93),排在第二位的是包装印刷业(94.96),第三位是化工制造业(93.86),最低的是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90.18)。

新闻推荐

“水陆空”实战练兵 东莞2020年防汛防风应急救援演练昨举行

直升机参与救助“落水人员”。蓝天救援人员成功救起“落水人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满元通讯员莞安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