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搬运工到职业培训师

宝安日报 2020-09-24 07:02

张勇飞

1997年10月,我首次踏上深圳这片热土,放眼一望,到处工厂林立。这片繁华景象令我顿时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心想深圳如此之大,难道还没有我安身的地方吗?谁知几天下来求职都失败了,我开始心灰意冷。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经过十多天的碰壁,我终于在松岗一家海绵厂找到了一份保安兼搬运的工作。

工作上的苦和累,对当过兵、种过田的我来说咬咬牙还是能忍受,受不了的是,平时因一点小事就被保安队长骂;装卸货时,那些心高气傲的办公室人员对我们颐指气使……

正当我精神陷于苦闷之中时,偶然从一本打工杂志上读到了一篇题为《漂泊岁月,我用苦难写成一本书》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鄢文江1988年来南方打工,十年共换了40间厂。鄢文江打工第二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十年磨一剑,到1998年年底,小说终于定稿出版,鄢文江也因创作上的成就被招聘到某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鄢文江的经历仿佛是黑夜里茫茫大海中的一盏灯,给茫然无措的我指明了方向,重新点燃了我已熄灭了十多年的文学梦。

1998年年底我从海绵厂辞工,跳槽到龙华一家大型台资厂,仍旧担任保安一职。工作安定下来后,我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业余时间里除了看书就是写稿。

作为一名保安员,工作的职责就是守好公司的大门。要想从这个岗位进入管理阶层或成为白领阶层,希望似乎十分渺茫。幸运的是,公司主办了一份内部月刊,我经过了一年的阅读和练笔,稿件终于在公司厂刊上发表了。又经过一年不断地写稿、投稿、发表,办公室经理直接把我从保安岗位调到厂刊编辑部担任责任编辑。我终于实现了当初来深圳时的梦想。

2005年春天,上海一家大型集团公司聘请我加盟人力资源部从事培训工作,我便离开工作了六年的台资厂,告别了打工八年的深圳,去了上海。

在上海打工,虽然说工作环境比深圳舒适,工作待遇也比深圳优渥,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深圳的暖冬相比,上海冬天的气温让人难以适应。这让我格外地怀念在深圳的日子。2006年秋末,当又一个冬季即将来临前,我义无反顾地重回深圳工作。

再次寄居深圳龙华,我一直以企业管理培训师的身份,穿梭于深圳、东莞一带的大小企业,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辅导。正因为在深圳十余年的不断学习和职场历练,才使得我这个从穷困山区来深圳打工的农民,完成了从最初的搬运工到如今职业培训师的蜕变。

回首在深圳走过的打工路,追忆度过的青春岁月,有失落、有成功、有喜悦,也有辛酸。而选择深圳,我无怨无悔,终身无憾。

在深圳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我个人生活的触角已渐渐生出了一些根须,正如深圳随处可见的榕树上的气根一样,虽然只是飘拂在空中,也许永远都无法扎根于近在咫尺的土壤,但已是越来越接近深圳这片热土了。如今我虽已年过半百,但我对文学的初心依旧未改。我坚信,在深圳的天空下,我的文学梦还会飞得更高更远。

新闻推荐

华为“求生”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手机芯片仍在想办法,做强供应链就是帮自己

华为麒麟芯片已经停产。CFP供图深圳商报记者陈姝在美国对华为的禁令正式生效8天后,9月23日华为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会“华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