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生态执法实行“承包责任制” 大大减少了对企业的检查次数

信息时报 2020-09-23 01:10

□信息时报记者 刘桂平

通讯员 黎家俊

樟木头引入新模式及黑科技等,进一步加快“人防+技防”的现代化监管体系建设,更加科学高效地监管辖区内生态环境。记者从樟木头获悉,截至2020年9月,樟木头共出动3031人次,检查企业1423家次,查封企业3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企业64家次,立案查处92宗,责令改正21家;出具行政处罚告知书31份,拟行政处罚486.65万元。

分组包干省力又高效

为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近年来,樟木头采取“白+黑”“5+2”“三不三直”等方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为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于今年5月采取“承包责任制”的新管理模式,切实将“土地”落到执法人员的头上、手上。

据悉,该模式将分局内的执法人员分成4组,其中3组为行动组、1组为机动组。行动组执法人员需要全面处理所属小组社区内的环境监管方面的工作,包括查处偷排、漏排,夜间突击检查,企业雨污分流建设、餐饮行业隔油隔渣池建设以及信访处理等工作;机动组处理紧急事项,包括随机抽查、突击行动等工作。

“采用了新模式后,最大好处就是整合了资源,大大减少了对企业的检查次数。”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执法股刘副股长说道。采用新模式以后,一组执法人员将负责3个社区的所有工作业务,强化了资源整合,使执法人员对自己组内社区的企业情况更加熟悉,更容易摸清周边空气、河道水质出现异常的原因,减少了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管员助力精准治污

今年6月,一股新的力量注入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使本身人手紧缺的樟木头分局立即充实了起来。经市、镇两级部署,环保专管员于今年6月正式入驻樟木头分局,协助分局完成各项工作。34名环保专管员的加入,使原本1组执法人员负责1个片区、3个社区,转变成1组执法人员+3组环保专管员负责1个片区、3个社区,大大增加了执法力量。

记者了解到,新加入的环保专管员普遍年轻,多数为应届毕业生,经过简短的培训之后,就能快速上手工作,协助执法人员完成企业巡查登记、河道排查、异常情况摸排等,有助于全面摸清企业现状、精准掌握排污情况,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能迅速锁定可疑企业,并立即开展排查行动。

黑科技常态化“找茬”

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还积极运用高科技协助执法人员“找茬”,除日常使用无人机协助巡查河道、排查企业外,近期还申请来2辆移动监测车,对辖区开展空气监测工作。

其中,一辆移动监测车为VOCs走航监测车,内部搭载的检测仪响应速度为毫秒级,在行驶过程中可对多种有机废气物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并根据监测出的污染物总浓度描绘污染地图,直观地提供区域及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从而全面、迅速地锁定重点污染源;另一辆移动监测车,被设置在樟洋定点区,对该点位开展为期10天的大气监测工作。该移动监测车可监测大气中的SO2、CO、NO、NO2等污染因子,助力樟木头镇即时了解樟洋地区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生态环境分局及相关部门将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应对大气污染。

此外,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还积极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工作,指导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解决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樟木头镇环境执法监管工作从发现偷排才开始排查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企业出现异常则立即知道,立即开展检查的主动局面,进一步加快“人防+技防”的现代化监管体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好、向高科技化发展。

新闻推荐

长安中学扩建项目明年1月开工建设

长安中学新扩建项目效果图。继新宿舍楼完工启用后,最近东莞长安中学又有新动态——扩建项目将要开工建设。记者从长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