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非赴临深片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积极对接深圳 进一步激发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东莞日报 2020-09-11 10:55

■昨日,肖亚非率队赴临深片区调研。图为调研重点项目、交通规划等工作情况本报记者 郑家雄 摄■凤岗镇天安数码城项目本报记者 郑家雄 摄

本报讯为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有关精神,推动临深片区高质量发展,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率队赴临深片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如何加快临深片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市领导喻丽君、刘杰参加有关活动。

肖亚非强调,当前广东省正大力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东莞市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与深圳对接,进一步激发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奋力推动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临深片区一是要全力提升综合环境,统筹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环节,着力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坚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实现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要继续打造优良的综合环境,包括城市精细化管理、医疗教育供给、人才配套服务等,进一步提升片区各镇城市品质;二要保持好生态优势,将临深片区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变为新的竞争优势和生产力;三要继续保持好成本优势。在综合成本方面,临深片区在土地、用工等要素成本方面富有竞争力,在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大湾区的投资洼地和价值高地。要保持和利用好成本优势,来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设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肖亚非要求,接下来,全市各相关部门及各镇街要大胆积极与深圳对接交流,学习先进经验;要做好城市“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对接;要加强临深片区统筹发展,成立统筹协调小组,服务好临深片区各镇;要制定工作责任清单,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强力推动工作落实。

座谈会上,相关企业代表、社区代表就莞深对接提出建议和意见;虎门、长安、大岭山、黄江、樟木头、凤岗、塘厦、清溪、大朗9个镇以及相关部门就莞深对接合作有关情况进行汇报和提出建议。

延伸阅读

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首期工程动工

打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第一枪

座谈会之前,调研组一行赴凤岗、塘厦、大朗等镇,现场考察天安数码城、石潭埔科技产业新城(一期)产城融合类更新项目、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施工现场。其中,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首期工程的动工,是东莞交通项目打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第一枪。

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道路首期工程2023年建成

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全长约12公里,其中,位于东莞段约4.31公里,首期工程约1.86公里,在大朗辖区范围内约为1.5公里。首期工程大致呈南北走向,北与松山湖环湖路相接,向南途经美景路、环莞快速路三期和莞佛高速,终点接中子源路;东莞段路线直至东莞与深圳交界处,与深圳光明区光侨路相接。首期工程投资规模约6.94亿元,建设工期为2020年至2023年,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60km/h,路基段红线宽56m,按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并统筹公交方式、慢行系统、景观绿化、智慧交通等功能,力争打造成绿色道路、美丽道路、智慧道路。

随着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项目的火热动工,两大科学城将彻底打通,并力助两地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与高端研发策源地,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经调查,该项目在大朗镇用地范围内需征地约103.39亩,建筑物面积约2.5万平方米,青苗面积约119.1亩。目前,已完成征收范围内边界桩点确认、青苗和建筑物测量、地类测算等工作,正在做下一步的复核工作。

凤岗镇天安数码城着力引进龙头科技企业

凤岗镇天安数码城项目属于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和科技孵化器,通过建设打造产业载体,培育和引进高端制造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新兴产业。

项目总投资约78亿元,分为一期、二期建设,全部投入运营后预计可入驻企业1200余家,实现年产值128亿元以上,年税收10亿元以上。项目规划有甲级产业楼、独栋总部楼、商务总部楼、T5国际会议中心、科技孵化器、多功能运营中心、高端商务配套等产品形态。

目前,工程一期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总投资33亿元。二期项目已完成立项、用地等前期手续,其他开工前期手续正在加快办理中。产业导入方面,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入驻企业334家,意向企业140家。其中,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规模以上企业17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13家,包括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鹰眼在线科技、都市丽人、合正汽车电子等优质企业。二期项目方面,项目投产后5-6年内引进或培育不低于10家主板上市公司。目前,正在洽谈定制入驻的有10多家优质企业。

下一步,一期项目提出打造深莞惠创新科技中心、产业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及生产性服务中心。二期项目计划2023年9月前竣工,在2024年3月前投产。着力引进龙头科技企业,推进产业链招商,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空间。

石潭埔科技产业新城(一期)项目预计年产值300亿元

塘厦镇石潭埔科技产业新城(一期)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是市“拓空间”城市更新类试点项目,已纳入该镇“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的首批项目库,是塘厦镇重点推进的连片产业改造升级项目。规划范围面积约797亩(约53.13万平方米),总投资248亿元,预计年产值300亿元,年税收贡献约8.5亿元。拟更新用途为传统产业、新型产业、住宅及相关配套,规划计容建筑面积总量为148.51万平方米,其中传统产业建筑面积72.20万平方米,新型产业建筑面积17.5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用地占比不低于65%。同时,配套建设小学、社区公园、体育公园、消防站、公交首末站,打通塘清公路、环市东路、莲潭路、建业路,以及完成1.8891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

项目计划拆除重建新型产业园区,将有效承接深圳高端产业、人口、创新资源辐射外溢,打造塘厦镇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新标杆,建设产业、居住、公服配套产城融合区,对提升该镇城市品质、优化集体经济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莞城新增三处 夜间临时停车路段 每晚9时至次日早上7时,机动车可临时停放

新增三处夜间临时停车路段,将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莞城交警供图东莞时报讯记者从莞城交警大队获悉,为进一步推进品质交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