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客家村 碉楼伴古祠

广州日报 2019-06-12 04:03

客家碉楼近日,在清溪镇清厦村,一个明清时期的建筑群成了“网红”,祠堂、碉楼、客家排屋、巷道、古井……宝贵的古建筑群,吸引了不少怀旧的游客、建筑师和客侨文化研究者前往。在东莞,这样的古迹具有可观的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明通讯员阿华

碉楼群:峥嵘岁月的瞭望者

地处东莞东部山区的清溪镇,是为数不多的客家人聚集区。作为一座客家古村落,清厦村有十来座碉楼。村民说,在以前,碉楼是客家村落的标配。这些高大、坚固的建筑坐落在村子周围,纵横布局。其中,南山曾公祠周边就有近7座碉楼。碉楼占地面积一般在25至50平方米之间,都呈四方立柱形。墙体是用泥、沙、石灰组合而成“三合土”筑就。当地居民说,为了使墙体坚固,人们运用了客家围屋的“神秘土法”,即将糖浆、糯米饭渗入三合土中,使墙体变得更牢固,即使经过上百年的日晒雨淋,也经久不坏。可见,当时为了保护家园,建筑碉楼的族人下了重本,近乎“奢侈”。客家碉楼的修建初衷是维护自身安全或本村、本族的利益。“没有办法,当时的客家人都是远道而来,无论人数、经济实力在当地都是弱势群体,村人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依靠自己。”村里的老人说起祖辈们的艰辛,无不流露敬佩之情。客家碉楼建筑高耸,可以瞭望,也可以作为掩体防守,是一座特定时期建筑起来的碉堡,易守难攻。村民说,如果在里面存储上粮食和水,面对一般的土匪和散兵游勇,村民基本可以坚守下去。在攻守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外面攻进来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这样的碉楼对于村庄而言极为重要。碉楼大多与邻近的民居相连,起到瞭望和保护民居的作用。此外,碉楼大多有其名字,其中有一座碉楼叫曾时魁碉楼,村民们说,这座碉楼建于上世纪初,由一座碉楼和一栋民居组成,主体建筑坐南向北。碉楼平面呈长方形,占地二十多平方米,六层高约22米,成为村中代表性建筑之一。

南山曾公祠:客家祠堂的重要见证

南山曾公祠是清溪最出名的祠堂之一,位于清厦村客家古村的中心位置,这是一座极具客家建筑风格的祠堂。古老的石阶、精美的雕梁画栋,在周围一片苍老的客家围屋中屹立近三百年,见证着客家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清厦村的居民大多姓曾,曾氏族谱记载,曾氏祖公曾仁乔原由清溪九乡婆岭村迁入清厦,以教书为生,得5子。南山曾公祠是曾仁乔第二个孩子振海所建。曾振海外出经商发财,回到清厦买了许多土地,在厦屋村盖起祠堂,并命名为“南山曾公祠”,又叫“振海祠堂”。多年以来,清溪最出名的祠堂就是振海祠堂。南山曾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中途曾经大修,但是基本格局和风格从未改变。坐东朝西,三间三进四廊布局的建筑格局,尽显客家人传统的砖木结构祠堂造型。祠堂的前堂与天井之间是一扇门,左右分别写着“加官”“进爵”,头门两侧置花岗岩塾台,屏门背面悬“忠恕传家”木匾;二进屏门正面悬“森荫堂”木匾;三进铺陶制几何图案地砖。祠堂屋梁上有雕花,墙上有字画,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花岗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鳌鱼,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封檐板、斗拱,檐下壁画。南山曾公祠周围环绕着客家围屋、多座碉楼,古色古香、独具韵味。对研究清代东莞地区祠堂文化及厦屋村史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在2004年时,成了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岁月的冲刷,清厦村的古建筑难免被拆。可喜的是,它依旧较好地保存了客家祠堂、碉楼、排屋、巷门等客家古建筑,尤其是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南山曾公祠和十来座碉楼,让后人还能看到一座典型的珠三角客家古村落。

新闻推荐

寮步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演练

东莞寮步一景区的大摆锤突发故障导致7名游客被困?原来是东莞香市动物园在游乐场举行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演练。日前,东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