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而过的快速通道,一头是东莞中子科学城,一头是深圳光明科学城 松山湖:与深圳合写科学“双城记”
松山湖鸟瞰。
探访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
检修机器人。
深圳商报记者 胡晓俊 钱飞鸣 王海荣 /文 谭彪 /图
“其实很近。”4月25日,刘忱对到访东莞松山湖的深圳商报采访团队如此表示:“山的那边是深圳光明区。中子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只隔了一座山。”
刘忱的职务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她所在的机构服务于广东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围绕着散裂中子源,东莞规划建设了中子科学城。
7公里,便是中子科学城到光明科学城的直线距离。今年全国两会,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透露,两座科学城之间将通过一条隧道实现联通,联手打造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松山湖管委会给《深圳商报》的书面答复中,这条隧道名叫“中子科学城-光明科学城快速通道”。
科学“双城记”,意在大湾区。在2月底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两座科学城都是“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松山湖管委会的答复更是坦言:“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东莞中子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深港河套地区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协同合作,充分发挥香港、深圳、东莞三市科技、产业、人才、金融、开放等优势,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带来叠合效应。”
十年见证
松山湖科技共山水一色
4月25日的松山湖生态城市科普馆,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曾莉特意介绍了两幅画作:2008年,时年86岁的著名画家李国华应邀创作10米长卷《松湖烟雨》,相关评论称:“可观、可居、可游的意境跃然纸上。”2018年,李国华之子广东省美协主席李劲堃领衔多位岭南名家,集体创作幅长26米的同名画卷。
2018年的长卷,既有前作中的生态自然胜景,又增添了万科生活广场、生产力大厦、状元笔公园等知名建筑,还能望见散裂中子源、华为溪流背坡村、大学创新城、中科云计算等科技地标。创作者的解读是: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
在松山湖工作了18年的曾莉,是画作的组织者之一。她表示:“通过书画艺术的形式展现松山湖的变迁,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10年间,松山湖迅猛发展,景象变化巨大,成为创新聚集区和人才高地。”
2001年之前的松山湖,是大岭山镇境内一个天然水库。这年,东莞以水域为中心整合了周边的大岭山、寮步和大朗三镇部分土地,成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莞对松山湖的定位是:再造一个新东莞,成为产业升级和整合的龙头。此后,松山湖目标进一步提升,不仅是东莞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而且坐标扩大至珠三角乃至全中国。
2018年,松山湖GDP达到630亿元,在东莞市各镇区排名中第二。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松山湖园区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8家、新型研发机构32家、孵化器40家、院士及专家工作站6家、国家及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
一个名叫段炳春的松山湖人,去年写下《松山湖赋》,坦言“以生态之根本,铸科技之中心”。何以为美?作者更是写道:“人文与生态并济,襄产业之盛举。山水共科技同生,织云锦之华章。”
华为元素
通信产业链上的欧洲小镇
2018版的《松湖烟雨》图,“松湖花海”的左侧出现了溪流背坡村,那是华为终端基地——一个占地1900亩的欧洲小镇。
去年7月1日,华为终端基地正式投入使用,2700名研发人员从深圳坂田总部搬进一个小时车程外的松山湖。一个多月后的8月12日,华为第二批5400名员工入驻松山湖。“搬家”又一次引发诸多解读。其实早在2005年,华为就开始在东莞布局——2007年在松山湖建成华为南方工厂,欧洲小镇也始于2015年。对于华为的北上,龙岗的主要领导人曾经说过:“华为走出去是必然。为什么是松山湖,而不是其他地方?恰恰是因为松山湖靠近深圳、靠近龙岗,这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表现。”
东莞有两家千亿级企业,华为便是其中之一,另一家则是拥有OPPO、VIVO的步步高。公开报道显示,东莞的2017年度总结中,华为系一举夺得实际出口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3项冠军。公开报道还显示,松山湖2017年的工业增加值,一半以上来自华为系。
作为松山湖的一号企业,华为元素产生的不仅是数据的增长,更为关键的是产业链的完善,《松山湖赋》对此的表述是“终执通信产业之牛耳”。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过去,主力是国际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现在则是本土品牌华为和OPPO、VIVO。在这条产业链上,华为、普联科技、蓝思科技这些有着深圳背景的名字,都是松山湖的高科技企业代表。
伴随着欧洲小镇的落成,一批华为软件服务商也跟随而至,陆续在松山湖展开产业布局。今年1月3日,歌尔股份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歌尔智能拟在松山湖高新区投资建设歌尔工业园区,投资金额约22.3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虚拟现实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声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歌尔股份,便是华为手机声学器件的主供应商。
国之重器
中子科学城愿携手光明科学城
“散裂中子源装置就像"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刘忱介绍称:“它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对我国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从松山湖管委会南行,途经水平村、屏山村,横穿莞佛高速后,一块路牌直指“中国散裂中子源”。道路尽头,几栋银色的现代建筑耸立在山林环抱间,“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橘红色标志铺满山坡。作为我国目前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历经10余年筹备和6年半的建设,去年8月23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是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必要条件。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于2年前规划建设面积约53.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在书面答复中,松山湖管委会表示:“我们理解建设中子科学城的使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核心组成部分;二是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和新产业的摇篮;三是成为原始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的示范,要与广深港澳四地紧密联系,共同推动创新发展。”
在中子科学城的版图上,南方同步辐射光源以及广东省材料实验室两大重点项目已经在规划中。松山湖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南方光源项目已正式列入了广东省和中科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期研发测试平台计划2019年动工。按照国家实验室的标准,东莞启动广东省材料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工作。去年7月,中科院物理所珠三角分部在东莞市挂牌成立,全面主导材料实验室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大科学装置集聚之城、原始创新策源之城、高端科学人才荟萃之城。”在书面答复中,松山湖管委会如此表述中子科学城的定位。对于7公里之外的深圳光明科学城,松山湖做好共写科学“双城记”的准备,愿意携手申报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开放互通
东莞智核打造湾区创新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松山湖是“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上的核心平台。松山湖管委会的答复表示,构建开放互通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是松山湖的目标。
开放互通,使得松山湖成为东莞“智核”。2006年以来,东莞国内相关高校院所组建了32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的28家落户松山湖。
2007年8月成立的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是松山湖新型研发机构的代表。“我们参股的泰斗微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D1030芯片,如今正准备登陆科创板。”在电研院的入口处,副院长李广新的身后是孵化毕业企业的铭牌墙,泰斗微是其中之一。李广新透露,电研院已累计孵化各类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100余家,其中持股孵化企业近40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余家。
松山湖的机器人产业,同样得益于开放互通的“智核效应”。2014年,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等人联合发起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通过“基地+基金”模式,吸引了30多支机器人创业团队加入并接受孵化。
2015年入驻松山湖的李群自动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创始人都是李泽湘的弟子。“汪滔是我们的师兄。”创始人之一的俞春华表示,大疆无人机的电机驱动系统,便是李群自动化的一个产品。至于公司赚到的第一个100万,是来自苹果的订单。
据统计,松山湖已集聚了400多家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企业,李泽湘的“学生创业兵团”是其中的生力军。俞春华说:“2015年的A轮,我们融了3000万元;2016年的B轮,融了8000万元;2017年的C轮,我们又拿到了9000万元投资。”
眼下,李群自动化正在等待入驻新家。去年9月,李泽湘主导的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式奠基,预计将在明年投入使用。“首批入驻的10家企业,7家就在我们现在办公的这栋楼里。”领着深圳商报记者,俞春华推开了对门的办公室。这家名叫名逸动科技的企业,主打摩托艇的动力系统,负责接待的联合创始人万小康,是俞春华的师弟。
香港背景的资本人才,深圳窗口的营销研发,东莞基地的制造拓展,松山湖机器人成为湾区共同打造的科技创新品牌。“我们师兄弟在三地都有企业,每个月定期聚会。坐在一张桌上的十来个人,其实就是十来家企业在一起吃饭。”俞春华如此解释。
相关链接
在这里散步
你可能偶遇院士
“它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4月25日采访中国散裂中子源,高能所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忱如此介绍。
总投资23亿元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目前中国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一期工程包括1台8000万电子伏特的直线加速器、1台16亿电子伏特快循环同步加速器、1个靶站以及先期启用的3台中子散射谱仪。
散裂中子源是十大科技流行语
项目于2011年10月工程奠基,2018年8月通过验收,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2018年的中国科技流行语中,散裂中子源跻身前十。
在试运行期间,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第一篇用户实验科学成果文章就已发表。去年4月的Nano Energy杂志上,这篇论文显示研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特性和形成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目前,面向全球用户开放的散裂中子源,上机时间供不应求。
按照工作原理,中子能比其他探测方式更为轻松地穿透物质。测量中子散射的轨迹及其能量和动量的变化,就可以精确地反推出物质的结构。超级显微镜能做什么?刘忱举出的例子是热门的汽车锂电池。大幅度地提高锂电池的性能是电动汽车推广的关键,可以将汽车锂电池连同模拟充放电过程的设备放入中子散射谱仪,实时原位测量在几百次充放电的过程中,锂电池各个部分性能的变化,为改进和优化锂电池的设计提供关键数据。国外的散裂中子源都建设了这样专门研究锂电池的谱仪,且严加保密。此外,可燃冰、磁性材料的研究,以及化学反应催化剂的原位研究等,都必须使用散裂中子源。
“散裂中子源正在申请二期工程。”刘忱说,升级一方面是提高功率,另一方面则是增加更多的终端谱仪。
中子科学城呈现大装置集聚效应
“X光和核外电子相互作用,而散裂中子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刘忱说,散裂中子源和同步辐射光源互为补充,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两种重要方式。
大科学装置集聚效应已经呈现。东莞规划建设的中子科学城,不仅为散裂中子源的扩容留足了空间,也在周边规划建设了南方光源,将引入同步辐射光源装置。松山湖管委会的答复称,南方光源项目已经正式列入了广东省和中科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期平台计划2019年动工。
在散裂中子源及南方光源附近,东莞正按照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启动广东省材料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工作。去年7月,中科院物理所珠三角分部在东莞市挂牌成立,全面主导这个实验室建设。
大科学装置的落户,给松山湖带来的还有人的变化。
主导散裂中子源装置及中子应用相关设备的建设与运行,中科院高能所成立了东莞分部,聚集培养了约400名的加速器、中子应用、谱仪设计等方面的顶尖人才。指导工作的,有陈和生院士等众多专家。
主导广东省材料实验室建设,中科院物理所成立了珠三角分部,王恩哥院士出任实验室理事长,汪卫华院士出任实验室主任。目前,这个实验室已经招揽赵金奎等材料学顶级专家,还通过全球招聘的方式引入首批10个团队。
“他们就生活在松山湖。我们不求一见钟情,我们希望日久生情。”松山湖管委会副主任曾莉说:“在松山湖的绿道散步,你极有可能与一位院士偶遇。”
新闻推荐
5月10日,大朗召开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传达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布置河涌治理工作有关精神,部署下一阶段水污染防治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