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岭山两名男子喝自制药酒被送入ICU 药酒别乱泡 小心变毒药

东莞日报 2019-05-09 17:03

漫画/苏连娇

说起药酒,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不少医家会借酒之功配以良方,制成药酒。

不过,自行泡制药酒需要科学谨慎,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死亡。近日,大岭山镇两名男子就因为喝了自制的药酒,被送进了ICU,还险些送命……

喝药酒喝进了ICU

今年4月19日晚,在大岭山镇务工的黎先生邀请堂弟、妹夫等亲友到家中聚餐。黎先生的妻子特意拿出了自制的药酒助兴。席上,黎先生和他的堂弟、妹夫都喝了药酒。

喝了药酒半个多小时后,黎先生的堂弟、妹夫就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其中,黎先生的堂弟和妹夫口唇、面部、四肢麻木,伴有呕吐,浑身乏力。而黎先生席上喝得不多,没有明显不适。

看到情形不对,黎先生赶紧将二人送到大岭山医院急诊科。医生给予催吐、洗胃等治疗。这时,黎先生堂弟的病情突然恶化,心跳没了,医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约20秒后,心跳恢复。

由于病情危重,当晚11时许,二人被转院至东莞市人民医院ICU治疗。

由于送医及时,加上两家医院接力抢救,最终,黎先生的堂弟和妹夫在市人民医院经过几天治疗后,病情才有所好转。目前,二人已经出院。

药酒如何变成了毒酒?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疑惑:好端端的药酒,怎么成了夺命的毒酒?

相关部门对黎先生家中喝剩的药酒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药酒中含有马钱子碱、士的宁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这4种成分均可致人体中毒。当中所检测出的乌头碱含量更是高达每升12.38毫克,远超致死剂量!

原来,乌头碱的中毒剂量仅为0.2毫克,致死量为1-2毫克。士的宁碱中毒剂量为2毫克,致死剂量为30-100毫克。而马钱子碱的毒性,是士的宁碱的三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黎先生介绍,家中所制的药酒用的是祖传配方,酒内放了不少中药材,如雪上一枝蒿、红花、三七、党参、枸杞、北芪、附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材中,雪上一枝蒿虽是可用作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牙痛、毒蛇咬伤等的外用搓剂,但其含有乌头碱,有剧毒,禁止内服。另外,附子等植物同样含有乌头碱。

药酒不是想喝就能喝

在一些人看来,“喝口药酒,强身健体”。可事实上,不靠谱的药酒只会带来“只需两口,把你带走”的结局。

近年来,自泡药酒成了毒酒的事件并不少见。比如去年5月,重庆市璧山区发生一起居民饮用自配药酒中毒事件。事件中,导致5人中毒身亡的,正是雪上一枝蒿。又如2016年6月,河源市紫金县也发生了一起饮用自泡药酒中毒的事件,中毒者饮用了误采的断肠草浸泡而成的药酒,最终,3人死亡,12人中毒住院。

针对坊间自制浸泡酒风气盛行的现象,去年9月,《南方日报》进行了采访调查,并刊发了报道——《人人都能当“黄药师”?》报道称,坊间自制浸泡酒盛行,甚至自制浸泡酒在生产、销售上已经形成产业链。而自制浸泡酒流行,并演化成暴利行业,其中一个原因是“养生”之风兴起,不少出售自制浸泡酒的商家都以强身健体、有治病的功效为卖点。

该报道采访了多位医生、学者。其中,广东省中医院教授邹旭对一些自制浸泡酒引发的中毒事件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两方面原因:一是民众选择了有毒的药材来泡制药酒,如含有乌头碱的中药材,以及马钱子、草乌、川乌、全蝎、蜈蚣等有毒药物。二是民众泡药酒所使用的药材,没有进行炮制直接拿来泡制,且没有控制好酒与药的比例,也可能导致中毒。对此,邹旭提醒,一些中医院有专门的药酒门诊,民众若有泡制药酒的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师姚媛也指出,民间有很多药酒,对外宣称内服、外用皆可,但药酒属性归为“药”,不能当普通食品一般想吃就吃。

针对群众自行泡制药酒和市面上个别食品经营单位销售泡制酒的现象,去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表示,将开展包括自制浸泡酒在内的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去年11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群众自行泡制药酒要科学谨慎,不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谨防食物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同时,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非法泡制及销售泡制酒。

新闻推荐

雨水今天退场,阳光明起重现

站在旗峰山顶,远眺乌云密布的雨中都市东莞时报记者陈帆摄晾在外面的衣服三四天都干不了,差不多干了收回来也有一股潮潮的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