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心理

东莞日报 2019-04-30 10:44

前不久,笔者针对“留守儿童回到父母身边之后”作了一则报道,感触颇深。东莞这座城市,外来人口占多数。早在20年前,由于家乡发展机遇小,邻近省份年轻人纷纷前往广东务工,这批年轻人当中,许多人有着共同身份——为人父母。

满怀生活激情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扎根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城市,与年幼的孩子依依分别后,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再次与孩子相见,日历整整翻过一年。这些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多跟随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当时,他们对父母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过年返乡时手中的礼物、电话里熟悉的声音,动辄几百上千公里的距离,对于活动范围仅在自家小镇上的孩子来说,显得遥不可及。

待条件宽裕后,父母便将远在家乡的孩子接回身边。情况好些的,孩子小学阶段便可与父母共同生活;情况差些的,基本需等到小学毕业后。尽管血浓于水,但长时间的分离让母子之间难免多了些许隔阂。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若回到父母身边后,仅得到物质条件上的弥补,或短暂的精神鼓励,往往容易出现无法融入新环境、新生活的现象。加之忙碌的父母没法长时间关注孩子心理,严重时,孩子打架、斗殴或离家出走的情况偶有发生。

关心留守儿童生活,关注留守儿童心理,迫在眉睫。笔者以为,当留守儿童回到父母身边后,父母首先要给予孩子一个关爱、平等、尊重的亲子环境,多点关注、多点耐心。留守儿童往往容易敏感、脆弱,尤其难以以平和的心态向父母袒露心声。若父母想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妨慢一点、再慢一点,也许半年,也许一年,当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陪伴时,陌生的亲子关系必将逐渐“破冰”。

笔者留意到,这些年,每年寒暑假,东莞各公益机构、社会组织都会为留守儿童来莞与父母相聚创造机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与以往父母忙于工作,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的情况大有不同。但尽管如此,父母仍需主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责任,这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新闻推荐

6月1日起取消各交警大队和寮步车管所教育学习点

本报讯记者4月26日从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从6月1日起,东莞市将取消各交警大队和寮步车管所教育学习点,届时外地驾驶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