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故事之四十八 云岗古寺

东莞时报 2019-04-07 10:42

封面人物 赵知韩 东莞时报记者 陈栋 摄扫一扫看云岗古寺的故事 视频拍摄:查雨霏

一边是车马喧嚣的石排太和路,一边古木参天、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一墙之隔,闹中取静,别具洞天。这座古建筑叫云岗古寺,是东莞境内唯一拥有明清重修题记的古建筑。

云岗古寺始建时间一直是个谜,当地老人说,寺庙前曾立着三块石碑,其中一块写有古寺的由来和历史,可惜石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了。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专家组考察时,根据寺庙的布局、样式,推断其可能是宋朝的建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座能历经千百年留存至今的古寺,必定有许多故事被隐藏在岁月中,也必定经过大起大落的命运。云岗古寺千百年来,仅可知的便先后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建、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等几次重建,这些都刻在了古寺横梁、额枋上。

云岗古寺又名“云岗社学”,成为教书育人之地,据记载,湘军名将王德榜,曾追随左宗棠开垦新疆,又在中法战争中,与冯子材一起打赢了那场著名的“镇南关大捷”,成为民族英雄。光绪七年(1881年),他奉命赴云南就职,途经故土,见家乡贫困子弟无书可读,便建立云岗社学,教他们读书识字。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各村镇兴修学校,云岗社学才废弃不用,自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云岗古寺充分体现了中国寺庙融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其本体建筑代表佛教,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大肚弥勒、普贤、文殊、地藏、观音等。一旁边的洪圣宫代表道教,供奉海神广利洪圣大王。最右原是文昌庙,供奉孔子,代表的是儒家。2014年,一场大火,让文昌庙毁于一旦,实在太可惜了。

古寺历经千百年,一度香火鼎盛,一度门可罗雀。2004年,云岗古寺与埔心村的其他古建筑一起,被评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云岗古寺、洪圣宫等也先后得到重修。2012年,又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古寺的保护和开发,古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广州、佛山、珠海等珠三角地区的信众前来朝拜,其中每年10月份的水陆法会规模最大、香客最多、影响最广。

新闻推荐

清明不少市民选择本地游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受青睐

昨日,不少市民到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鲜花,缅怀先烈。本报记者缪晓剑摄本报讯(记者王伟)昨天是清明节,不少市民选择本地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