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父亲般的村长,您真的走了吗?

东莞时报 2019-04-05 10:37

我的村长,我那像父亲般的雷村长,您真的走了吗?

2018年3月31日,骤然得知村长雷达突然驾鹤仙归的噩耗时,我正在江西老家山里“拜山”,准备在祖宗坟前上香。在京工作的陈阳春哭着来电告诉我,村长确已离去。村长的音容笑貌凸显眼前,他真的走了吗?我一下子控制不住了,泪眼模糊了满山的青枝绿叶。我沉重跪倒在祖宗坟前,给祖宗上了三炷香,也给遥远的雷村长上了三炷香。

随后,我乘坐从广州到北京的绿皮火车,赶着去见雷村长最后一面。即使买不上飞机、高铁票,就是买绿皮火车票,买绿皮火车的站票,站上一天一夜,我也必须赶去北京,看村长最后一眼。我承载着樟木头镇党委政府和人民、中国作家第一村全体作家村民以及东莞朋友们的深情托咐,赶去北京八宝山,与雷村长作最后的告别。车窗外,模糊的绵绵青山起伏而逝,天际间,清晰的历历往事翻腾而至。

时隔一年,发此文以表感恩致敬之情和缅怀追思之心。

“村长”不拿工资只干活

当年,雷达老师接受东莞市文联和樟木头镇的邀请,来东莞担任了东莞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和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村长,开始了他为东莞文学事业发光发热的工作岁月。

我第一次见到雷老师,是他初任东莞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不久,胡海洋召我去看他与林岳打乒乓球。看到雷老师那疾如闪电的“雷奔式”发球和阔步跳跃的身姿,觉得这与他渊博深邃、高瞻远瞩的文学造诣暗相呼应,相得益彰,我这个资深球迷和资深文学爱好者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之后,我就与雷老师在以后的八年时光里紧密地交集在一起。

雷达老师作为名誉院长,直接指导和积极参与了全国首家地级市文学艺术院的创建和发展,开创了面向全国签约创作的先河,成为引领东莞文学发展的一面旗帜。

作为作家村“村长”,雷老师却分文不取村长应得的工资,只是尽心尽力地把“中国作家第一村”当成自己又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千方百计进行策划和组织,吸引了40多名国内外华文作家来樟木头,组建了一座作家数量和作品质量在全国都独一无二的作家村。这个以雷村长为精神领袖的文学部落,这个在哪里都无法复制的文学现象,轰动了中国文坛。雷村长悉心指导、鼓励和扶植村里的作家,王十月、陈启文、丁燕、晏杰雄等作家在此期间突飞猛进,脱颖而出;《国家订单》《工厂女孩》《八月桂花香》《东江纵队》等描述东莞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佳作,接连出版;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优秀儿童文学奖、文津图书奖等一个个文学奖项不约而同花落樟木头。

为“作家村”尽心尽责

为写好这部独特的“作品”,雷村长费尽心思。他对樟木头这个特殊村落有个定义:虽然中国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但以“作家村”这种独特形式集约的作家群落在全国出现尚属第一次,而作家村民们的实力如此之强,人数如此之多,目前在全国还找不出第二个同样的地方,所以称之为“中国作家第一村”。

雷村长希望,在樟木头建设一个作家们体验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的新基地,把樟木头打造成像意大利的圣塔·马达伦纳那样作家云集的文学圣地。他提出,要吸引更多的作家和艺术家来这里,并让艺术家们留下大量的艺术痕迹,如雕塑、建筑、绘画、音乐,来装饰作家村。要举办一些活动来吸引人们来这里参观、访问、旅游。要建设一些功能性设施,如剧院、作家村作家生活用具与作品展室等。

雷村长号召,作为这里的村民,作家们应该为这里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中国作家第一村真正成为灵魂的安顿处和精神的家园。他坚信,会有更多的作家聚首樟木头镇,也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雷村长亲自张罗,三次在北京组织作家村的活动,其中,在现代文学院召开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陈启文、雪漠的作品研讨会各一次,在中国作协举行中国作家第一村年会一次,让樟木头作家村的声名鹊起,影响深远。

在中国作协举行作家村年会前一天所发生的事,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2012年9月28日,作家村两周岁生日,各路嘉宾和村民们齐聚北京,准备第二天就要召开的作家村年会,同时举办“中国作家第一村成立两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作家村论坛”。

突然,中国作协领导有个紧急会议也要在29日召开,参会人员、会议时间和场地都与年会产生了冲突,年会可能要取消,怎么办?雷村长立即决定,作家村年会时间从上午十点提早到七点半开始,在九点前结束。雷村长亲自给已应邀参会的领导和专家一一打电话,好话说尽,请他们提前到会。

第二天,各路领导和专家全部都在7点半前到场参会,还笑着说:这就是广东速度啊,连开个年会都要创造一个开会时辰最早的纪录。年会终于成功举办了,雷村长摸摸心口说了句:真是险胜啊!我深深记得,雷村长打电话时,那急迫的心情、恳切的态度和近乎于请求的语气。为了作家村,雷村长真是豁出去了啊!

不会忘记村长教诲

雷老师任“村长”以来,我一直兼任中国作家第一村办公室主任。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是与雷村长零距离接触最多的东莞人。

雷村长每次来樟木头,我都跟随在他身边,完成工作上的事务,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在一起的日子多了,彼此间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没有了应酬的客套。他来东莞,出行时最喜欢坐我开车时的副驾驶座,说坐在我车上感到安全和放松,可以想吹水就吹水,想瞌睡就瞌睡。

雷村长与我逐渐成了忘年交,我把村长作为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长辈和朋友。他曾语重心长对我说:陈昕啊,你与我儿子几乎同龄,我把你当孩子一样看待。你爱好文学,有文学情怀,对当代文学阅读不少,但要多读读中外经典名著,你的内涵才会深厚,文学素养才能更快提高。

还有一次,雷村长看出我在工作上有不满和低落情绪,就对我说:你不要泄气,不能闹情绪,坚持下去,多做沟通,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总会带给你别样收获。这种如父似兄的教诲和勉励,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慨万分,受益终生。

在北京的每次会议后,我都要去村长家里蹭上一天半天,畅听村长谈古论今评析文学,畅饮师母珍藏的美酒香茗,畅享家人团圆的开心快乐!可现在,匆匆赶往村长家,却是去与父亲般的村长作最后的诀别!

以前,每次送别村长时,他在机场大厅门口刚下车时就会说:“送到这就好了。我也算是个老江湖了,一年飞过近八十次,不会出错。”可我每次都依依不舍地陪着村长托运完行李,然后目送着他排队进安检处。村长每次走到安检处门口时,都会转过身来,向我再次挥手,一是表示谢意,二是叫我放心返回,他会照顾好自己的。那神情,简直就是一个老顽童。今天,再一次去送雷村长,我是多么希望他能再次像个老顽童一样向我挥手啊!

我那父亲般的村长啊,您真的走了吗?您不是还要来樟木头主持《面朝大海》的首发式吗?您不是还要带领作家村民们冲击更大的文学奖项吗……

逝去的是生命,永存的是精神!村长,您的教诲我们不会忘记,您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愿您一路安好……村长……

新闻推荐

东莞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将引10个战略科学家团队

东莞将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摄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东莞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