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文化馆”系列服务送进长安乌沙社区 今年首场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启

东莞时报 2019-04-04 11:13

东莞时报讯为配合东莞市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丰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供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东莞市文化馆将“共享文化馆”系列服务送进长安镇乌沙社区。

4月2日下午,共享文化馆·乌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布了2019年4月-12月惠民育民菜单,作为菜单活动之一,2019年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首场在长安乌沙小学启动。

为乌沙配送65道“菜式”

“共享文化馆”作为“一核多元”的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主要模式之一,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配送为抓手,采取定点和流动两种形式,实现文化资源共通、共享局面。2017年以来,东莞市全面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分别于2017年、2018年建成两批次共6个共享文化馆。

在大力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同时,东莞市文化馆2019年同步推进“中央厨房”资源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市镇村三级配送机制,通过“中央厨房”把来自全市各方的文化素材烹饪为文化佳肴,根据基层需求,实现科学搭配、精准送“菜”。

当日,2019年4月—12月惠民育民菜单公布。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文化馆在资源输送、产品配送等方面予以倾斜,联合长安镇宣传文体局、乌沙社区组织采购共65项活动至共享文化馆·乌沙社区服务中心,其中涵盖综合类活动、艺术培训、专场文艺演出、精品展览、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

非遗进校园活动拉开序幕

活动当天,茶山公仔林暖钦、莞草编织叶小玲,醒狮、龙舞、粤剧等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起“打包”走进了长安乌沙小学,由此拉开2019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序幕。

“这么别开生面而富有意义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纯公益、零收费,学校不花一分钱就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非遗。”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罗晓君说道。

今年,为了更好地培育东莞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非遗进校园活动增至66场,几乎覆盖全市。此外,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五大板块内容包括非遗走进校园活动、学生走进非遗实践基地、“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学生非遗作品成果展、非遗进校园示范性案例评选等也更充实。

据了解,2014年以来,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连续六年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

新闻推荐

太平海关召开稽查政策宣讲会 推动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

本报讯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推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4月3日,黄埔海关隶属太平海关联合东莞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