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助力产业进步
本报报道,3月28日,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东莞市纺织机械行业协会、东莞市纺织纱线行业协会和东莞市大朗电子商务协会联合举办了以“携手奋进·逐梦织城”为主题的2019年大朗镇毛织行业春茗暨市纱线协会、镇电商协会理事会就职典礼。
这场以“携手奋进·逐梦织城”为主题的行业活动,体现出毛织行业的各个协会及其产业链条相关协会的活跃,正是由于它们的活跃,促进了大朗毛织产业的进步。在活动进行当中,还举行了大朗镇毛织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授信签约仪式。大朗镇毛织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由镇财政扶持500万元、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筹集1500万元,撬动2亿元的银行资金。无疑,这一杠杆化的融资安排,可为缓解大朗毛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出力。
大朗镇以毛织产业为顶梁柱产业,一个面积不大、不产一根羊毛的镇,改革开放40年来,创建了毛织产业集群和毛织产业生态体系,促进了大朗镇经济体量的增加和社会财富的涌流,大朗镇之所以入围中国百强镇名单,与毛织产业的成长壮大分不开。
如今,大朗镇已经拥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毛织文化艺术之乡”等15张与毛织相关的国家级名片。要保持这些荣誉,进一步巩固大朗镇毛织产业重镇的地位和声望,就要更大程度地释放市镇各类毛织协会的价值,让毛织产业协会这一商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表明,组织有力、运行有效的协会组织,代言会员企业的积极意义不可忽视更不可低估。通常,它们活跃于基层,通过联系会员单位,能够发现会员单位经商过程遇到的难题,而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将这些难题反映上去,共同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在江浙地区和珠三角城市群,积极而活跃的协会等商会组织,在行使行业自治权、促进行业集体自律、维护集体商誉度和品牌度等方面发挥了政府监管部门无法担当的职能;而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中,这些协会等商会组织代言会员单位的利益,营商中的难点和痛点,更是借助反馈意见这一渠道,让政府相关部门听得见、听得进,并依据会员单位的诉求,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携手奋进·逐梦织城”,这一主题道出了毛织协会新时代的新担当和新作为。在加快“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的进程中,大朗镇大有作为的方向之一就是加快毛织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毛织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毛织产业集群。为此,大朗镇要进一步合理化毛织产业相关协会的运行,助力大朗镇毛织产业更上一层楼。
新闻推荐
本报讯防治土壤污染、审查疑似污染地块,需要借力各路专家的智慧。4月1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出通告,面向东莞市及珠江三角洲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