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孤独症日前夕,市妇幼保健院举行“关注"星星"儿童”义诊活动 关注孤独症,早诊断早干预

东莞日报 2019-04-02 10:42

■市妇幼保健院举行义诊东莞日报健康莞家

今天是第十二个“世界孤独症日”(又称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上周末,市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儿童康复专科在虎英公园举行了主题为“关注"星星"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义诊活动,希望帮助大家掌握孤独症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孤独症有两个核心症状

在义诊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您知道孤独症吗?”“不知道!”“您知道自闭症吗?”“有所了解!”“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这个病症的?”“很多电视里有提到过。”

更多人知道自闭症这个词,其实在国内医学领域,这个病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孤独症解释起来较专业,但了解其核心症状就容易理解。第一,存在社会交往、交流障碍;第二,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市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儿童康复专科主任张玉琼介绍,“除核心表现外还涉及感知、认知、情感、思维、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她介绍,孤独症的病因未明,依然处于研究阶段,对孤独症的干预主要依靠特殊教育和康复治疗。“虽然不能针对病因治疗,但是针对症状的治疗仍然收到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通过教育和训练儿童基本恢复正常的报道或病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两大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能够被治愈这一观点,最近已为人们所接受。”

早诊断早干预,康复概率更大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们的接诊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张玉琼介绍。

来自市妇幼保健院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孤独症患儿的门诊及住院人次都明显提高。

“发病率增加,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诊断手段明确,以及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增加有密切关系。”张玉琼告诉记者,1982年,中国内地首次报道了4例儿童孤独症患者,属于少见病,而现在孤独症的接诊率已经很高。

“由于家长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加,患儿的确诊年龄也越来越早。”张玉琼说,“要明确一点,孤独症越早诊断,就可以越早进行干预,康复的概率更大,效果也会更好。也就是说,患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非常重要。”

“孤独症患儿对于家庭的打击非常大,有些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中,家庭的坚持十分重要。”

市妇幼保健院孤独症治疗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

记者了解到,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从2003年开始,就专注于儿童康复领域,是东莞市“临床重点康复医学专科”。在孤独症治疗方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着重教育与训练的同时,结合以头针、体针为主的传统康复治疗,以经颅磁、脑循环、脑超声波治疗为主的物理因子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孤独症患儿首先要进行全面诊断评估,与医院别的科室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将由医务人员跟家长进行沟通后给出,取决于多种因素,包含患儿耐受程度、家庭条件、照顾者的时间安排等等。”张玉琼介绍。

同时,科室设置住院部,患儿可选择门诊或住院治疗,2~3周为一康复小疗程。

“儿童孤独症属慢性病康复期长,康复费用较高。因而我们觉得,给予患儿家庭经济支持更为实际。在我国多个城市,已经给予孤独症患儿一定的政策支持。未来也希望相关部门能跟进,能够考虑对儿童孤独症、小儿脑瘫、智力低下、语言发育障碍这几种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儿童残疾性疾病设立"特殊门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张玉琼说。

孤独症警示指标

6个月后,不能被逗乐,眼睛很少注视人;

10个月左右,对叫自己名字没反应,听力正常;

12个月,对于语言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追随;

16个月,不说任何词汇,对语言反应少,不理睬别人说话;

18个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别人手指指向,没有显示给予行为;

24个月,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任何年龄段岀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新闻推荐

香港麻疹爆发,市民该如何预防麻疹病毒 市疾控专家教你五招对付“麻烦”

清明小长假就要到了,不少小伙伴已经在做好出游的准备了。可是,近日有媒体报道,香港麻疹疫情爆发,近5500人在机场接种疫苗。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