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全市执行首日,市市场监管局检查南城一学校 校长陪学生用餐 吃一样的饭菜
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从4月1日开始执行。
昨日上午,市市场监管局来到南城的波利亚外国语学校开展食堂食品飞行检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等级被评为A级,这里每日正餐的菜式有四菜一汤外加水果,学校的校长、老师陪着学生一起用餐,吃的饭菜一模一样。
2年前学校就实行校长陪餐制
中午12点的下课钟声一敲响,饥肠辘辘的学生们兴奋地从教学楼里走出来,奔向食堂,在行政人员的指挥下,学生们排起了整齐的队伍,耐心地等待打饭。等端起盘子走近打饭窗口一看,今天的菜式有土豆焖肥牛肉、豆角炒肉丝、青瓜肉片、手撕包菜和莲藕排骨汤。“有些学生挑食,但我们还是会提醒他们,至少要打够三个菜,这样营养才有保证。”波利亚外国语学校校长姚林说。
不一会儿,姚林端着饭菜坐在学生之间。他介绍说:“我们学校从建校开始(2017年)就已实行陪餐制度,学校上至董事长、校长,下至保安、后勤员工,所有教职员工一日三餐都是和学生共同进餐,餐品一模一样。”在学校食堂内,记者注意到,有数名教职工在食堂内值班巡逻,维持用餐的秩序,叮嘱孩子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如检查学生们的打餐情况、饭后餐盘的饭菜剩余情况。
记者在食堂内看到,每一个食堂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头套、手套,卫生环境也很不错。记者注意到,在打饭窗口旁,通过打饭窗口上方的视频监控就能清晰地看到食堂的内部环境——做到“明厨亮灶”。
食堂饭菜味道又怎么样呢?记者拿起餐盘,每一个菜样都打了一些,共四菜一汤,荤素搭配,营养搭配还是相当均衡,吃起来口感很不错,菜入味可口,整体体验很不错。
家长不定期到校试餐成常态
记者了解到,该学校除了实行学校校长与学生共同进餐的制度,还建立了家长陪餐制度,每周都会邀请家长委员会的代表,到学校食堂进行“不打招呼随机抽查”并亲自试菜陪学生用餐,并对陪餐家长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反馈。
学生家长穆兆琛、张薇昨日也到校进行试餐。穆兆琛介绍,他们两个都是学校家委会的成员,在学校中午开餐前10分钟才刚到达学校,到了校门口才与学校打招呼要进来用餐,相当于临时抽查。据了解,像这种家长不定期试餐已是常态,每周家委会都会派家长代表不定期到校试餐两至三次,检查食堂的卫生、食谱是否有出入、饭菜的质量等情况,以保障学生的用餐安全。
用餐结束后,穆兆琛和张薇告诉记者,“其实每周的菜谱都是我们家委代表和学校营养师一起研究制定的,今天这顿午餐还是相当不错的。”
■部门回应
市市场监管局南城分局:
食堂监管应更透明
投诉渠道保持畅通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南城分局了解到,为了规范学校食品建设管理以及保障学生用餐安全,市市场监管局每年根据食堂的量化分级,会对辖区内学校食堂开展至少三次的常规检查以及不定期的飞行检查,重点检查证照持有情况、原料采购与储存、进货查验记录、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学校自查情况等方面内容。
根据《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均纳入量化分级管理范围,食品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A级、B级、C级,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A级代表“食品安全状况良好”,标志是“绿色笑脸”;B级代表“食品安全状况中等,”标志是“蓝色笑脸”;C级代表“食品安全状况一般”,标志是“橙色平脸”。“如果是中高考供餐食堂,根据规定,这些供餐的食堂必须要达到A级。”市市场监管局南城分局局长徐晓明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道。
要让学生吃得放心,家长安心,徐晓明提醒,学校除了要建立并落实集中用餐岗位责任制度,还要利用好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组织师生家长代表参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管理和监督。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重大事项上,应以适当方式听取家长委员会或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同时畅通师生家长对食品安全的投诉渠道。
新闻推荐
防疫人员正在为动物注射疫苗羊城晚报讯记者秦小辉摄影报道:4月1日,记者从东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生,加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