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十届校企合作洽谈会吸引全国210家院校与本土上千家企业对接向莞企输送近6万毕业生

广州日报 2019-04-01 04:23

在东莞市第十届校企合作洽谈会现场,与会代表讨论热烈。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摄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自2010年起,东莞市每年都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广邀全国各地高校与东莞企业进行人才等方面的对接。上周五,东莞市迎来第十届校企合作洽谈会,邀请了全国各地210家院校以及东莞市有人力资源需求的上千家重点企业参加,以“1+3”(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的办会形式,实现校、政、企多方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洽谈对接。仅半天时间,校企双方现场达成2200多份协议。参会学校计划向洽谈企业输送约5.78万名毕业生。

香港院校首次参加洽谈会

3月29日上午,东莞市第十届校企合作洽谈会举行,主会场有210家院校、100家“倍增计划”企业设展。现场还设有校企合作签约区、“技能人才之都”展示区、校企访谈区。当天上午8时许,洽谈会还未正式开始,现场已经人潮涌动。

当天下午,松山湖、塘厦、麻涌三镇(园区)同时设置分会场,按各自所属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邀请院校进行实地参观及洽谈。

东莞市人社局介绍,本届洽谈会参会院校层次提高,地域更加广泛。在参会的210家院校中,高等职业院校及普通高等学校占80.38%,中等职业院校占19.62%;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院校有41家。今年报名参会的院校地域更加广泛,遍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安徽、香港等18个省(区)和特别行政区。其中,安徽、香港的院校是首次参加东莞市的校企合作洽谈会。

据悉,1066家企业在网上报名参加本届洽谈会,其中613家是第一次报名的企业,更新率达57.5%。按照行业来分类,报名的制造业企业占比约73%。

企业岗位薪资福利相比往年也有所提升。今年的企业岗位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相比去年岗位月薪提升了约500元。仅3月29日上午,校企双方现场达成协议2200多份。参会学校计划向洽谈企业输送毕业生5.78万人。

校企合作洽谈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东莞市校企合作洽谈会的举办,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为顺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东莞市首届校企合作洽谈会应运而生。

自2010年起,东莞连续十年积极谋划、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通过这个平台,变被动人才招聘为主动人才引进,变校企单向发力为校企联合培养。目前东莞市校企合作洽谈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透过洽谈会这扇“窗”,帮助企业更直接地了解全国各地院校的专业设置。

为夯实校企合作洽谈会对接成果,东莞市每年都会分批次组织有人才储备需求的企业赴外地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回访调研、洽谈以及开展校园招聘会等系列活动,推进企业与院校深入交流,明确对接合作项目,并与院校成功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东莞市人社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底,东莞产业工人规模有505.76万人,但技能人才占劳动力总量仅为13.46%。接下来,东莞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洽谈会在人才引进培养、中长期人力资源储备、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院校协同、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建立一批技能提升平台,大规模、高质量开展技能培训,促进技能人才集聚。

院校:

向学生推介优质岗位

对于参加洽谈会的院校来说,他们通过这个平台与东莞的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科科长康艺表示,5年来该校有近500名毕业生到东莞就业,在东莞发展得相当不错。“借助洽谈会这个平台,东莞每年都会组织几十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来学校招聘,用工单位和学生对招聘结果都感到满意。”康艺说,华东交通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多,而东莞以制造业为主,正好顺应了东莞的产业结构。通过洽谈会这个平台,他们深入企业考察,也让老师对企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洽谈会首次吸引来自香港的高校参加。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科技转移及产业化)助理院长林国然表示,参加东莞的校企合作洽谈会主要是希望与东莞的企业多沟通,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技术,学校可以结合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东莞在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很多,我们都鼓励香港的年青一代过来创业。两地距离近,交通很便利。”林国然说。

江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洋首次代表学校参加了今年的洽谈会,100多份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在半小时内就被企业代表拿完了。徐洋告诉记者,江苏大学的生源一般是广东省占55%,省外占45%。多年来,毕业生也集中在长三角一带就业,但是他认为接下来的情况会发生变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东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岗位。通过参加校企合作洽谈会,江苏大学可以把优质生源推荐到粤港澳大湾区。

企业:

盼与高校长期合作

东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了东莞企业和院校“量身订制”“私人定制”的合作方式,“校中厂”“校企一体化”的育人模式逐渐受到青睐,订单班培养、批量输送毕业生就业,为东莞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参加洽谈会。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彭东表示:“如今不需要我们一家家学校去联系,在一场洽谈会上就可以对接几百家高校,然后有效地寻找适合的学校。”彭东说,这个校企合作平台是他们每年招聘人才的重要途径。

据悉,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东理工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黑河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近五年来,各院校输送到该公司的毕业生人数已达上百名。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总经理陈圣杰在洽谈会现场仔细走访了不少学校的展台。

陈圣杰告诉记者,公司希望通过洽谈会与一些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吸引优秀学生到公司实习、就业。

“相比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直接从高校吸收的大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文化。毕业生进入公司后,将接受为期半年的上岗培训,公司将"一对一"地对他们进行培养。”陈圣杰说。

新闻推荐

用脚步丈量“品质松湖” 碧桂园·第九届松山湖50公里徒步举行

■第九届松山湖50公里徒步活动,让参与者享受全民健身运动带来的乐趣之余,感受松山湖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的干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