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 持纸前行 纸艺设计达人张晶晶的玩纸之路
张晶晶和她的工作室。受访者供图
张晶晶用纸做的树戒指。受访者供图
用香薰包装盒和纸手提袋制作的“香薰樱花树屋”。张晓敏摄
■身边的艺术家
●文:万佩珊张晓敏
采访的地点约在张晶晶的其中一个工作室,一间叫做艺念画院的画院。她说,主要想让笔者看看她“造纸”之外的故事。画院的一楼有榻榻米、有绘本、也摆放了很多关于“纸”的艺术品;画院的二楼有几间教室,其中一间教室里面放着“夹band”的乐器。张晶晶说,“玩物丧纸”之余,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吃喝玩“乐”了。
“玩物丧纸”是张晶晶非常喜欢的4个字,她甚至将“玩物丧纸”印在了她的工作服背面。她说,“玩物丧纸”只是一种调侃,表达的是对“纸艺”的喜好。
艺术家是需要有点性格的。两个半小时的采访中,笔者看到了“叛逆”“坚持”“有想法”“有野心”的张晶晶。她说她最近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张晶晶”的个人品牌营销,她想努力为东莞的纸艺术做一点事。
与纸结缘,从爱好到职业
张晶晶说,每一次的采访或者宣讲介绍几乎都是从母亲开始。因为在她的纸艺路上,母亲可以说是“引路者”,更是“支持者”。
“引路者”和“赞助商”的身份基本出于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张晶晶的母亲在纸厂上班。“当时最不缺的就是纸。”她笑着说,“在那个年代,玩具少,和小伙伴一起用纸折出各种花样的形状,是很开心的事。”当时十分调皮捣蛋,经常被邻居投诉的小女孩,唯独在撕纸、折纸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似乎从小时候开始,唯有面对纸的时候,我才会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张晶晶坦言道,“以前放学最喜欢跑去精品店,看店员用纸包礼物、卷花球,我能盯着看很久。”
随着折纸手艺的提升,单纯折纸已经无法满足张晶晶的艺术需求,她决定学美术,成为一名艺考生。随后,她成功考取了广州大学工艺美术专业。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她,却显得有些落寞。张晶晶说:“对比从专业职高毕业的同学,自己的专业竞争力明显不够,对未来也很迷茫。”直到在一门包装设计的专业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系列折盒,张晶晶的纸盒得到了老师的赏识。这让张晶晶发现了自己在包装设计方面的天赋,开始思考是否能以此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2004年,张晶晶大学毕业后进入一间包装公司工作,负责研发包装产品,至此,张晶晶正式接触到了包装设计的工作。两年的工作实践中,张晶晶见识到了工厂各种机器的运作,同时也提高了她自身的动手能力,“我学到了许多复杂的手工,开始能将纸融入包装设计。”但是,越深入接触这个行业,越让张晶晶清楚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她需要更高强度的专业学习。
出国求学,满载而归
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与努力,张晶晶如愿申请到了英国谢菲尔德哈林大学的包装设计专业,开始系统学习包装设计的专业知识。中西方对于教育、艺术的理念不同,带给张晶晶的收获也不同。如果说广州大学给了张晶晶工作的方向,在英国,张晶晶学到的则是如何把方向变为现实的能力。张晶晶说:“西方教育会更注重独立思考和操作,老师不会亲自带着你前进,但他会在旁边给你建议。”
求学期间,张晶晶参加了一个包装设计比赛。由一家德国造纸公司提供纸张材料,参赛者要思考如何将公司的纸推向市场。这家公司设定的题目是:他们提供的纸必须在高级服装店进行展示。参赛者要根据题目,利用仅有的纸张制作作品。
如何将纸作为展示品送进高级服装店呢?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后,张晶晶制作出了挂在衣服上的吊牌,这个吊牌是用纸折出的T-shirt形状的针线包,里面有同样用纸做的剪刀、备用纽扣、穿针器。把成品拿到照相房拍照后,结合设计师对作品的思考过程、制作过程、设计理念整合成一份完整的产品文案。从想法到设计到制作到拍照写文案,整个过程都由参赛者独立完成,这样的比赛大大提高了张晶晶的思维能力及操作能力。在往后的作业和比赛中,纸是张晶晶的主要材料。她乐于把不同材质、不同纹理的纸融进精细的手工,将纸变为精致的包装设计作品。
除了知识与能力,张晶晶学到的还有尊重设计的理念。“外国人更尊重原创和设计,他们会很愿意花时间听设计师讲解作品。受此影响的我也会很认真地研究优秀的设计。”张晶晶说,在偶然的机会下,一位纸艺大师来学校授课,十分欣赏她的能力和理念,遂请她担任助理。张晶晶跟随大师到美国、中国香港等多个地方工作、学习。“他是一个对纸、对工作都很认真执着的人,在跟随他工作的过程中我收获良多。”兼顾课程与工作的张晶晶,走在阴雨延绵的英国街头,心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想回国的思乡心情。外出求学4年后,张晶晶满载而归。
成立工作室,以纸追梦
2011年11月底,在英国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张晶晶回到了东莞工作。2016年,她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名叫“PAPERiSM”,中文名为“枇杷”。“我希望大家都明白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可以用纸表达。”创业初期,工作室主要承接宴会、婚礼的邀请函、礼物盒、卡片等设计、制作工作。如今,工作室制定了三个发展方向,包括展示、商业包装设计和纸艺教育。
“这是一个婚礼的礼物盒,因为新娘喜欢向日葵,所以我把纸盒做成向日葵的样子。那个树戒指是我在植树节想到的,戒托上的小树用香水试纸完成,所以戒指带有香味。今年的利是封被我做成金元宝的样子,既保留了利是封可以装钱的功能,也可以作为摆设……”对于工作室里陈列的作品,张晶晶如数家珍。
值得一提的是,张晶晶用纸做了一系列名牌包的展品。这系列展品是张晶晶受其他公司委托,用有纹路和颜色的纸制作出来的。色彩艳丽、纹路清晰、样式新颖的手提包在展览中大放异彩,样子与真包无异。张晶晶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手工把纸变为艺术品。
除去日常工作外,张晶晶也会到学校里开展第二课堂,工作室也有手工课程,以便教给大家纸的玩法,培养孩子们对纸艺设计的概念。为了继续前行,走得更远,张晶晶从未停止学习,经常到工厂里了解新的技术、工艺,并主动寻找其他城市里正在从事纸艺设计的同伴,一起分享经验和作品。“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香港男生的纸艺作品很棒,特地去香港找他交流。”孜孜不倦地学习及与他人交流,让张晶晶积累了众多宝贵的经验。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张晶晶的事业初显成就。即使拥有工作室,在事业上做出了成绩,但张晶晶不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梦想,“我想要有属于自己风格的设计,能制作出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拥有自己风格的品牌是每个设计师的目标,张晶晶也不例外,“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目前还在试验阶段,希望可以尽快实现梦想。”在30多年的人生里,纸不仅是张晶晶的玩伴、事业,更承载了她的梦想与奋斗,为她提供了绽放的舞台。
新闻推荐
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现场。公积金管理中心今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公积金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