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点 河长当不好,评你当“最差河长” 东莞将水质改善的目标任务纳入河长制月度和年度考核,确保全市河涌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差”

羊城地方 2019-03-28 10:39

水生态环境正加快好转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辉

三月的东江,江平岸阔,江水澄碧。在东江南支流的亲水绿道上,不少市民或散步,或骑行,沐浴江风,享受着美丽东江河带来的生态馈赠。

3月27日,记者从2019年东莞全市河长制与水务工作会议获悉,2018年,全市基本完成污染河涌整治102条,圆满完成年度定下的目标。全市完成截污次支管网建设1525公里。水生态环境质量正在加快好转。会上,东莞市水务局局长倪佳翔强调,今年要实施镇、村级河长年度工作述职评议制度,组织评选“最美河涌”“最美河长”和“最差河长”,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责任。

高位推动河长制 基本完成102条污染河涌整治

朱澜是东莞道滘镇一名普通的民间河长,履职8个月以来,朱澜每周都会去细氹河沿线巡河。一旦发现有建筑垃圾或者漂浮物等问题,他就会拍照上传到民间河长微信交流群,并写下巡河日志。

而像朱澜这样的民间河长,东莞全市已经招募了444名。正是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的民间河长和市镇村三级河长们的巡河护河,共管共治,东莞河涌整治正逐步迈入常态化和系统化。据了解,2018年以来,东莞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市第一总河长和市总河长,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巡河。市四套班子挂点督导全市28条重要河道的整治,高位推动河长制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东莞市水务局局长倪佳翔总结道,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完成污染河涌整治102条,圆满完成年度定下的目标。国家生态环境部重点督导的22条黑臭水体中,原有10条已有2条完成整治,东城黄沙河同沙段、长安人民涌、万江高基涌和牌楼基涌等4条水质已基本消除黑臭。新发现的12条黑臭水体已启动整治。全市完成截污次支管网建设1525公里,通水1427公里,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4206个。

河湖“四乱”缺严管 评最美和最差河长压实责任

然而,成绩固然可喜,问题尤需重视。近日,记者走访东江南支流部分河段发现,河堤岸边经常看到被丢弃的共享单车,河堤上商业设施越来越多等等。市水务局也表示,河湖“四乱”问题平时缺少严格监管执法。

为此,东莞市水务局今年将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倪佳翔强调:“我们将从33个园区、镇(街)随机抽取一名镇级河长、村级河长进行述职,接受评议,评议结果纳入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年终考核。”据悉,今年,东莞市水务局将全面落实好河长制工作各项制度和责任体系,实施镇、村级河长年度工作述职评议制度,组织评选“最美河涌”“最美河长”和“最差河长”,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责任。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建立跨镇、跨村河涌湖泊的水质监测网络,将水质改善的目标任务纳入河长制月度和年度考核,确保全市河涌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结合东莞实际,选取道滘、麻涌、长安三镇开展万里碧道建设试点。健全完善“一河一档”和“一湖一档”,全面建立河湖巡查队。各园区、镇(街)要创新认真办好每月1次“河湖保洁日”及每季度1次“河湖治理大家谈”论坛,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此外,今年将出台全市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在截至2018年底已下达116条河涌整治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对国考省考断面影响较大、污染程度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河涌优先治理的原则,全市计划未来三年再整治475条污染河涌。其中,2019年全市要完成164条污染河涌整治,实现城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动工实施10条跨镇街河涌的治理。

新闻推荐

东莞启动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创建督查活动 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活动,每个园区、镇(街)现场随机抽查1至2个小区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住建局了解到,该局发布通知,从3月起至12月,市住建局组成3个督查组分赴六大片区,开展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创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