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国际社工日 记者带你走近东莞一线社工予人温暖手有余香

广州日报 2019-03-20 04:13

彭海通(图左)指导服务对象做康复训练。

追梦新征程,社工在行动。东莞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8005人、一线社工1615人。昨天是国际社工日,记者走近东莞一线社工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用心服务、默默耕耘的社工故事。

从康复治疗师到社工收获自我成长和满足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其琪通讯员刘华城

康复治疗师助人恢复健康,社工则以生命影响生命。在彭海通看来,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伸手予人温暖。

8年前,彭海通因偶然成为社工,他用专业知识帮助一位位老人恢复健康,而他也在分享和传播爱的过程中收获了自我成长和满足,对社工这份工作愈发热爱。

彭海通是一名康复治疗师,毕业后就在医院从事康复工作。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了社工行业,社工“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他。此后,彭海通成为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岗位仍是康复治疗师,主要负责社区残疾人、老年人的康复工作。

随着服务经验的积累,彭海通渐渐发现,社工这份工作的意义不只是简单地提供帮助。

“每一次活动不仅给服务对象带来温暖,同时也促进自己成长。”彭海通说,“通过与服务对象开展有趣好玩的活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他们会更愿意和我沟通、分享自己的健康问题,更积极地参与康复,更好地回归家庭。”彭海通越来越相信,社工所帮助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2017年9月,彭海通迎来了社工生涯的又一个挑战——担任石碣镇残疾人居家康复项目主管。

在众多服务经历中,彭海通对马姨的案例印象最深刻。马姨患有右侧偏瘫,后来因为在家意外摔倒导致右腿股骨骨折,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彭海通说,当时针对马姨及家属的担心,社工介入观察后,一边帮助他们学习手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社保报销事宜,以缓解焦虑的心情,加强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指导家属如何照顾马姨,并在出院回家后安排康复师上门做康复训练,指导家属学习协助训练以及照顾技巧、家庭关系处理等。

“出院不到两个月,马姨就基本上能够生活自理了,到公园散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都不成问题。”彭海通高兴地说,看到服务对象越来越好,家庭越来越和睦,他更加认同社工“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价值观。

“社工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应该有爱心、责任心和耐心,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社工这个行业,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发光发热。”

——东莞社工彭海通

新闻推荐

石排举行“畅游东莞 四季如歌”活动 活动仪式在石排塘尾古村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文/图信息时报记者陈武东段亚雄通讯员石排宣阳春三月,石排景美如画。3月16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