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召开2019年民政工作会议 年内新建或改建3家养老机构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通讯员 市民政局宣
近日,记者从2019年东莞民政工作会议获悉,今年东莞将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大配餐”试点工作,并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年内新建或改建3家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在保障孤儿、残疾人基本生活方面,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685元。
打造“民生大莞家”服务品牌
会上,东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春扬表示,今年将继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具体表现在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改进流浪乞讨救助、规范社会救助管理、打造“民生大莞家”服务品牌等方面。
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将制定《东莞市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修订《东莞市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
在规范社会救助管理方面,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供养标准、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适度扩大救助覆盖面,提升救助水平。
打造“民生大莞家”服务品牌方面,将加强与本市现有民生诉求受理平台的沟通,建立民生诉求搜集、处理、反馈、评估机制,落实队伍、场地、经费保障,开展试点运行与推广,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
启动养老“大配餐”试点工作
今年,东莞还将加快发展福利慈善事业,提升民政社会服务水平。主要包括推进养老机构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完善儿童福利体系、保障孤儿、残疾人基本生活等。
在推进养老机构建设上,将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制定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办法。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年内新建或改建3家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以上。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将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大配餐”试点工作,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开展养老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推动“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发放失能老人护理补贴、高龄津贴等。
在保障孤儿、残疾人基本生活方面,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685元。做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扩面,按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协调有关单位加快救助管理站二期建设项目审批进度,力争今年第三季度动工建设。
数读2018民政
全年为各类救助对象发放低保金6014万元、食品燃气水电补助950万元、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助1775万元,拨付分散供养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助22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084万元、特困供养救助金1528万元、医疗救助金3460万元。推进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接待流浪乞讨人员入站受助5479人次,为270名站内无身份人员成功寻亲。
新建4家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12张、总数增至1.09万张,44家养老机构100%参保机构责任保险。深化居家养老和平安铃服务,1.41万人享受居家养老资助,1.18万人享受“平安铃”服务。落实惠老优待措施,建立失能老人评估和护理补贴制度,为4477人发放护理补贴435万元。发放高龄津贴1.24亿元,惠及14.43万名老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东莞农村电子商务又迈出了一步,全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的主要电子平台——“东莞村财”APP,近期推出了免费网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