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继续促进投资便利化,各地大力招引优质项目落地,专家建言东莞 进一步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东莞日报 2019-03-11 10:34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东莞吸引外资项目要站在二次开放的战略高地,以更宽广的战略视角,来确定未来30年的产业布局。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谭浩俊:东莞不仅需要大企业的“顶天立地”,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更需要中小企业的“铺天盖地”。广东光大产业集团副总裁兼光大We谷总经理 林建强:要努力营造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的效果,实现利用外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本期嘉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谭浩俊;广东光大产业集团副总裁兼光大We谷总经理林建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3月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我国将在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领域推出更加开放的措施,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

宁吉喆表示,目前已推出两批重大外资项目,下一步还会有第三批,包括新能源、先进制造及石化、电子信息等领域,给予用地、用海、用能、规划等支持,加快环评审批进度,进一步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

当前,全国各地也在大力招引国内外优质项目落地。东莞也于近日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积极扶持产业发展。

在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的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引进重大项目对本地产业发展会有怎样的推动作用?本报特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广东光大产业集团副总裁兼光大We谷总经理林建强发表看法。

重大外资项目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记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三批即将推出的重大外资项目中,包括新能源、先进制造及石化、电子信息等领域。而在第一批重大外资项目中,已经推进包括沈阳华晨宝马、上海特斯拉汽车、西安三星闪存芯片等7个项目,第二批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领域。请分析一下,重大外资项目持续进入中国,将对相关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胡敏:国家发改委推出重大外资项目,不仅体现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也体现出以扩大合理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体现出产业的高端性,有利于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比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产业,虽然我国在这个产业已经跻身全球中高端水平,但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规模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些距离。通过引进这方面的外资项目,可以带动我国相关产业链延伸和发展。就新能源电池而言,不仅可以加快我国原材料产业、蓄电池产业、环保产业的技术革新,还可以推动我国工业制造水平提升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的深度拓展。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与外资项目引进,已经是一种竞合关系,在一定技术层面可以强强联合,可以在产业链条上布局一系列配套产业,放大投资效果。

谭浩俊:重大外资项目的持续引进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

我们可以回溯汽车领域对外开放之路。最初的引进是外资的中低端品牌,目的是帮助本土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自主品牌上一个台阶。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汽车领域的外资项目进入之后,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仍然有待提升。

现在,如特斯拉汽车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将对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提出更大的挑战。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应抓住机遇,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提高核心竞争力。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记者:当前,全国各地均在积极打造更为优越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重大项目的引进,而招商引资更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上月,东莞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大会举行,首批2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534亿元。请分析一下,东莞如何更多地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项目来莞投资,如何更为高效地服务这些项目?

林建强:东莞拥有丰富的引进外资项目的经验,对外资企业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外商来说,东莞完善的生产制造产业链可以加速外资项目将科研成果低成本地实现从概念到量产的转化过程。对于东莞来说,外资项目在莞落地,一来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促使当地企业的技术迭代;二来可以推动东莞一些传统粗放的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

在吸引外商项目投资方面,来自政府的营商环境的优化至关重要,而来自民间的力量,比如行业协会、产业园等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比如,产业园可以从行政服务、政府服务、人文服务等方面给予帮助。以光大We谷为例,包括了从前期的工商登记手续协助办理,到项目政策申报指导,还有后期企业本土化发展战略辅导等一站式服务。

此外,东莞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着眼全球范围,争取更多地进行高端人才项目对接,吸引优质项目前来,了解东莞政策、营商环境和产业背景,对接资本、市场、资源,为项目未来落地东莞做好前期引导工作。

胡敏:东莞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因为东莞已经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制造业发展高地,产业集聚特色明显,产业环境也比较优越,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现在东莞吸引外资项目要站在扩大开放的战略高地,以更宽广的战略视角,来确定未来30年的产业布局,特别是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目前来看,除了财力雄厚、产业集聚、研发集中、配套齐全、产业工人完备作为新一轮招商的吸引点外,要充分打造更好的投资营商环境,着眼于服务环境的改善,要注重各类要素的流动型开放、市场交易的更加便捷,公共服务的更加齐备,特别是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

谭浩俊:东莞的制造业基础雄厚,近年来也承接来自深圳等地的产业外溢,发展势头不错。但应该看到,只有承接仍然不够,必须更好地激发东莞现有企业的活力,提升东莞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

具体而言,东莞应促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把中小企业的创新技术和大型企业进行对接,以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东莞应大力鼓励本土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加大技术创新,让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够随处可见,让东莞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具有厚度,越来越具有坚实的基础。

因此,东莞不仅需要大企业的“顶天立地”,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更需要中小企业的“铺天盖地”,让中小企业更多的创新技术和发明在大企业的平台开花结果。如果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以引进项目带动人才集聚

记者:东莞已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配套齐全,拥有多个产业园、孵化器,在重点项目的落地过程中,如何加速本土化进程,如何促进相关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谭浩俊:东莞应更侧重于提供助力外资项目发展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对于创新企业而言,如何满足创新的需要,提升品牌的价值,是其重点考量的因素。尤其重要的是,人才是吸引外资项目落地和实现本土化的关键。

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高端人才可以由引进的项目带来,技术人才也可以引进,关键是产业工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因此,东莞应通过加快发展技术院校等方式,培育更多合格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东莞的产业发展积累足够的人才资源。

胡敏:加速本土化进程当然很重要,但需要把握好节奏。一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产业链发展是自然生成的,要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气魄和远见;二要尊重市场规律,切实保护外国投资的安全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公平竞争环境中促进融合;三是要尊重国际惯例,更好地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切实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林建强:目前,东莞部分企业仍在中低端产品制造领域,存在产业无法有效地与国际领先技术及理念对接的痛点。可以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沟通机制,打造外资和东莞产业互联互通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有效为本地企业向高端化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外资项目的本土化进程。

在外资企业本土化的进程中,是否能够形成产业发展的人才集聚效应,将是决定产业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努力营造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的效果,实现利用外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举例而言,设于光大We谷的松山湖人才大厦,设有北美项目专区,目前已有青天科技、润风电子科技、德克韦尔能源技术等优质北美项目落户,这些项目所带来的人才集聚效应,加速了外资项目的引入和本土化进程。

新闻推荐

东莞市民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2018年度检查情况通告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我局对在2018年9月1日前经我局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年度检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