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绳”的学问 面对社区服务人口剧增、群众需求多元的问题,东城街道东泰社区统筹各方力量,促进多种资源拧成“一股绳”,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

东莞日报 2019-03-11 10:34

■东泰社区开展多种活动助力社区管理■东泰社区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

停在小区车库的私家车,被邻居养的猫刮花了。为这件小事,何吉康一直犯愁,“给业主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是同样的说法:有空马上处理。”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已是他的日常。作为东泰社区的调解员,何吉康一年要处理400多宗这样的小事。

小区猫狗问题,反映的是邻里关系,折射出的是新型小区治理问题。

东泰社区就是东莞城市化转型的一个新型社区:土生土长的人不多,人口倒挂严重,居民整体素质较高,但大家认识度不高,生活在相对陌生的环境里,邻里之情较少。

如何在这样一个社区里调动社会组织、社工、物业公司、业主多方力量,促进各方资源拧成“一股绳”,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3月4日,东泰社区举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揭牌仪式,本报记者就此深入该社区,了解这“一股绳”背后的学问。

猫狗问题

“我的房子我做主,养狗又没影响到你。”沟通了大半年,业主干脆闭门不理

小区居民之间,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产生纠纷。这些问题其实不好管,如果听之任之就易致矛盾升级。对此,东城街道东泰社区调解员何吉康深有体会。

“景湖花园有位业主好心,在车库养了野猫。但好心办坏事,野猫把隔壁的车刮花了。”何吉康打开手机,给记者看了几张照片。照片里,一只花猫一下爬到车顶,一下爬到车前盖。

3月7日下午,何吉康在物业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景湖花园,帮忙调解这起纠纷。景湖花园物业人员陈思宏说,和业主沟通了几个月,对方后来不仅不接电话,甚至将物业专员打入“黑名单”,很长时间打不通电话,不得不向东泰社区求助。

这样的调解工作,是何吉康2018年430宗调解事件里小小的一例。

过去,因为饲养宠物、车辆剐蹭、争抢车位等问题,小区居民矛盾不少。对面的景湖春晓小区,就曾有一例典型的养犬问题。

“有位业主买了三套房,其中一套房子专门用来养狗,差不多有20只,还有狼狗。”景湖春晓项目经理陈映丽回忆,那段时间,每天都有业主投诉。“养狗的房子在一楼,狗狗听到脚步声就叫不停,还有非常严重的异味,而且大家非常害怕狼狗。”

“我的房子我做主,养狗又没影响到你。”调解过程中,陈映丽没少吃闭门羹。沟通了大半年,业主干脆闭门不理。后来东泰社区介入,调解员多次登门劝解,软磨硬泡,业主最终将狗送人,一只不留。

东泰社区和传统社区一样,要关心社区百姓的“吃喝拉撒”。不一样的是,东泰社区取消“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统筹整合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社工、社区法律顾问、老年大学党员志愿者、社区调解员、网格员和志愿者等社会团体力量,探索推行“网格化+调解”工作模式。

东泰社区将13个小区划分为5大网格,每个小网格配备2名网格员,深入楼道一线,统理治安、食药监、工商、消防等9项事务。网格员在日常信息采集、巡查防视和社区开展的重点工作中,及时获取各类矛盾纠纷问题的相关情况并汇集上报,并且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爱犬人士将狗狗当作家庭成员,割舍不了。也有不喜欢狗狗的,有业主听到犬吠声睡不着,引起焦虑。小区猫狗问题,反映的是邻里关系,折射出新型社区的治理难题。

如何用新思维破解“老大难”?东泰社区将养宠户和不养宠居民召集到一起,听诉求、想办法。经过了解,猫狗粪便、狂犬疫苗、狗吠扰民、环境污染是大家反映的焦点问题。为此,东泰社区与防疫站合作,每年为猫狗免费打疫苗,派发防疫证,组织工作人员张贴文明养犬告示、清理猫狗粪便。久而久之,因“猫狗问题”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少。

何吉康说,得益于“网格化+调解”工作模式,东泰社区70%的纠纷现场解决。

“五方会议”

为有效解决社区矛盾,又能使社区居民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东泰社区采取“五方会议+法律顾问”模式,充分培育法治基因

榕树枝繁叶茂,树长到了10楼,出现树枝拱墙,围墙出现裂缝。在景湖春晓小区,围绕要不要修剪树枝,形成了两派不同意见,双方一度势同水火。

“有业主主张修剪或换种,反对的业主则认为,榕树生长多年,枝繁叶茂,修剪或者换种,不利于遮阳,甚至影响"风水"。”陈映丽说,双方分歧很大,报警两次,现场险些发生肢体冲突。

东泰社区成立于1998年,由东泰花园、景湖花园、景湖名郡、景湖春晓等13个相对独立的花园住宅小区组成,总面积3.8平方公里。目前,共有户籍人口2.4万,常住人口8万。

这是东莞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新型社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不多,人口倒挂严重,商业小区、大型综合商场高度密集。东泰社区治保主任谢伟豪说,居民整体素质较高,但大家认识度不高,生活在相对陌生的环境里,邻里之情较少。

“解决难题的钥匙,就在于"共治"二字。”谢伟豪说,东泰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不只是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干部的事,更是广大社区居民的事。因此,东泰社区依靠和引导居民,真正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

面对剪不剪树枝这个棘手问题,东泰社区邀请城管部门介入,和小区物业一起,把双方业主召集起来,举行了一场“辩论赛”。“主张剪树枝的,讲清楚为什么剪,怎么剪。不建议裁剪的,说出理由。”

剑拔弩张的邻里关系,通过一场“辩论赛”消失于无形。走在景湖春晓,裁剪后的榕树,是一番别样景象。

“东泰社区居民高端人群较多,当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时,维权意识很高,但对应承担的责任,选择性规避。”谢伟豪表示,为有效解决社区矛盾,又能通过居民的积极参与,使社区居民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东泰社区采取“五方会议+法律顾问”模式,充分培育法治基因。

记者了解到,依托自创的协调管理机制,东泰社区协助解决了2014年光大花园物业撤盘、2015年东泰花园水管维修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避免事件升级。

拧成“一股绳”

面对社区管理区域扩大、服务人口剧增、社区群众需求多元化等难点,东泰社区统筹各方力量,根据需求链接专业资源,促进各方资源拧成“一股绳”

2018年底,历经近两年的调解,张涛(化名)转回广西老家,由前妻照顾。东泰社区由此成功调解了一宗牵涉空挂户口,以及道德与法律层面的家庭纠纷。

记者了解到,张涛早年在东泰社区置业,将户口转入该社区。卖掉房产离开东莞发展后,成为东泰社区的“空挂户口”居民。2017年初,他因病送至广西救助站后,转回户籍地东莞救助站。

后来,东泰社区联系到其儿子张国豪(化名),但张国豪认为,在其成长过程中,父亲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因此,以没有时间和没有能力为由,拒绝赡养张涛。

2017年7月11日,东泰社区成立调解委员会,并连同东城司法分局、社会事务办等相关部门,多次与张国豪沟通协商。为推进调解工作,东泰社区还邀请了法律顾问共同参与,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劝说。经过数次组织调解,2018年12月23日,张国豪终于答应接回父亲。

面对社区管理区域扩大、服务人口剧增、社区群众需求多元化等难点,东泰统筹各方力量,然后根据需求链接专业资源,促进各方资源拧成“一股绳”。

事实证明,只要思路对了,老大难问题就迎刃而解。

东泰社区老年人群体较多,跳广场舞、吹拉弹唱在所难免。退休居民需要娱乐,上班族需要休息,矛盾双方互不相让,居民一波一波投诉到社区。如何化解矛盾?

“与老年人单纯讲法律,效果不好。我们走进家庭,把老党员请出来,做他们的工作。”谢伟豪说,社区与物业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新场地娱乐,创办东泰社区老年人大学。目前已有学员683人,开设太极、门球、舞蹈、合唱等多门课程,丰富了老年人娱乐生活。

“七个一”模式

社区治理需要创新模式,拓展渠道,实现“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治理好”的目标

前不久,一场大场面、大手笔的亲子趣味活动,在东泰社区的朋友圈狠狠地赚了一波眼球。

一步登天、仙人指路、桌上冰壶、俄罗斯方块、点亮城市之光……五花八门的游戏吸引了近3000名大小朋友参加。这样的活动,在东泰社区只是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8年,东泰社区开展了“科学育儿联盟”“关爱健康”“舞蹈邀请赛”“大堂音乐活动”“青少年门球培训”等各类活动,满足了居民在科学育儿、养老照护、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各类需求,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

“东泰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底蕴。我们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增进认识。”谢伟豪说,东泰社区把外来人口变成“自己人”,让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增强大家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促进社区融合。

谢伟豪说,东泰社区以前面临的治理难题,是当时的工作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节奏。如何创新治理模式,拓展渠道,实现“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治理好”的目标?答案在于让外来人口“不见外”,本地居民“不排外”。记者了解到,在东泰社区居委会9名委员里,何吉康就是一名外来人口,他在东泰社区已经工作11年了。

“东莞是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东泰社区在吸纳优秀务工人员参与社区治理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教研部副教授刘晋飞认为,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社区居民融合,还要进一步健全“四社联动”治理机制,依托“智网工程”,构建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之间的会议联席、项目共建、信息联通和资源共享等制度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枢纽”和“中介”作用。

据介绍,在创建“全国民主法治村(社区)”过程中,东泰社区逐渐形成了“七个一”法律服务模式,即设立一个法律服务工作室、聘任一名公益法律顾问、筹建一家物业小区调解委员会、设立一个法治宣传栏、建立一个法律图书室、建设一支小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设定一个法律服务日。

“服务是最好的治理”。3月7日,在调解野猫刮花汽车的纠纷前,何吉康专门考察了设立在景湖花园的小区调解工作室,“社会治理的重心要进一步下沉,到小区建立调解工作室,让资源下来、服务上去、群众满意。”

新闻推荐

上周六妈咪HOME带着粉丝们过了一个开心的“女神节” 涂着自己做的口红 一周的心情美美哒

Jenny老师教大家做一支美美的口红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赵浛锐摄一步步跟着老师学习妈妈们认真学习制作口红小朋友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