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孩子们眼中的最美“阿佳” 东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虎门分站执勤业务四科教导员刘洋带动29位民警与西藏30个孩子情牵一线
刘洋正在为贫困儿童采购物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唐波 通讯员 陈兰芳
刘洋刚刚获评了广东省第五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她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她是带着光环的一等功臣,但是,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上,她却只是一群孩子们眼中的最美东莞“阿佳”(藏语姐姐)。
“西藏3月份的天气还是挺冷的,衣服要厚点才行。”3月2日下午,刘洋穿梭于东莞市虎门镇黄河服装城,原来她正在为即将开学的西藏贫困儿童采购保暖衣物。7年来,在她的带动下,已经有29位民警参与结对帮扶,与西藏30个孩子情牵一线。
◎身体力行,带动身边人参与
广东的天气逐渐变热,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羽绒服了,刘洋转悠了好久才找到零星几家还卖冬衣的店铺。
刘洋是东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虎门分站执勤业务四科教导员,200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该站工作至今,凭着对边检工作和广大旅客的满腔热情,她摸索出了“三快”“四心”“五不上勤”等边检服务工作法,赢得了出入境旅客的广泛赞誉。
2012年,刘洋到西藏拉萨边检站工作一年,其间,在一次走访西藏贫困家庭时,认识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当时他们虽然衣衫褴褛,但是脸上淳朴的笑容和乐观的性格,却深深打动了她。“第一次看到他们,衣服打着补丁,鞋子也不合脚,有的脚趾戳穿鞋面挤在外面,当时真的让我很震惊。”刘洋说。
第二次再去到他们家里,刘洋就准备好了量尺,当场给孩子们逐一记录了脚的尺寸。不久后,她利用休假时间回到广东,第一件事便是给每个孩子买了一双鞋子。“孩子们拿到鞋子那刻真的特别开心。”刘洋说,后来,跟孩子们的一来一往交流中,了解到他们所在学校是西藏贡嘎县甲日小学,于是,刘洋主动联系了校长,摸清了学校其他贫困学生的情况。
一年援藏工作结束后,刘洋回到单位就发起了“扬帆援藏助学行动”。倡议书一出,刘洋所在科室的同志们最先参与到助学行动中来。“我们是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偶尔还会写写书信。”民警张颢龄说,助学行动自2013年至今已是第7年了,从刚开始刘洋一个人到后来10人,再扩大到科外民警共29人,期间,共结对帮扶了30个孩子,累计寄送了学习生活用品18次,物资价值约20万元,其中8人已经顺利完成小学学业。
西藏甲日小学丹增校长曾写信感谢东莞出入境边检站民警们长期以来的爱心援助,说他们的爱心行动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物质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对孩子们有着极大的支持和鼓舞,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生活热情和学习动力,让他们积极健康成长。
◎克服障碍,主动当起联络员
“虽然‘扬帆行动’是一个集体行动,但其中最辛苦就属刘洋了。”民警王瑞珍告诉大家,刚开始大家都以为帮扶工作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定期捐点钱而已,但是,刘洋告诉他们,在偏僻的山沟里,即便有钱也无法买到需要的物品,捐物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于是,他们便商定定期组织采购物资并邮寄到西藏。然而,山沟里没有电话网络,孩子们又不懂汉语,这意味着连书信交流都无法进行,沟通成了结对帮扶最大障碍。为此,刘洋主动当起了联络员,负责与甲日小学联系,为小组成员详细了解各自帮扶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转达需求信息。“虽然都是小组成员,但是我们很轻松,因为有刘洋在负责整个事的沟通联络和采购邮寄,我们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把钱转给刘洋就行了。”民警习煜晓说。
但这对刘洋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她乐在其中。她还告诉大家,这些年来,还有很多社会人士的帮助。他们有次在口岸现场发起了捐助的号召,为学校解决了100张课桌的经费。在他们的感召下,附近小学师生们为甲日小学捐赠了1万册书籍。
“每次去采购衣物或者生活用品,总有店铺的爱心人士主动要求也要捐上他们的一份心意。”刘洋说,在帮扶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心怀善意的活雷锋。
“非常感谢你们一直挂念着孩子们,马上开学了,孩子收到你们寄送的生活用品,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3月3日,米玛副校长发来微信致谢。米玛告诉援藏小组的爱心人士,他们的善举不仅解决了孩子们物质上的困难,更是让山里的孩子们扬起走出大山、放眼世界的梦想之帆,非常感谢东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刘洋阿佳们”。
“当时做这件事也没想太多,就是想着能帮点就帮点,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刘洋说,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人,背后是一个家庭甚至一群人,帮助了一个孩子,或许就是帮助了一对父母,一个家庭,一群人,帮助了别人也等于帮助了自己。
新闻推荐
本报报道,2月26日,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率队来到东莞承杰针织有限公司,就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诉求等进行调研。他表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