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楼前木棉红
□郭翌娟
潮州西湖入口处的大门,是一座花岗岩结构的石牌坊。牌坊两侧有一对联:“湖名合杭颖而三,水木清华,恨不令大苏学士到此;山势分村郭之半,楼台金碧,还须倩小李将军画来。”这副对联是清朝饶平县知事蒋厚传游西湖时所作,这对联构思巧妙,立意新奇,把潮州西湖与杭州、颍州两处的西湖相提并论,且觉得潮州西湖如此之美,遗憾未能请出苏轼写词,小李(李昭道,唐代画家)绘画,不然潮州西湖就更加扬名天下了。这正是应了一句老话:江山还须文人捧。但在我参观了涵碧楼及其里面的展览之后,我感悟到:涵碧楼接纳了一批杰出英雄人物之后,便不再平凡,额上便戴上了红色的五角星,名字便载入史册。也就是说,建筑物在接纳了杰出英雄人物之后,便意义非凡了。
涵碧楼始建于1922年,原是一座灰砖水泥结构的两层白色小洋楼,为当时富商饮酒赏景之处。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国民党反动军队进逼南昌后,起义军撤出南昌,南征广东,立足点是粤东潮汕地区。1927年9月23日至30日,南昌起义军进驻潮汕地区,并在此建立了政权,史称“潮汕七日红”。9月23日下午,南昌起义军主力进占潮州,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郭沫若等同时到达,以二十军第三师(师长周逸群)戍潮州,师司令部设在潮州西湖涵碧楼。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在此指挥战斗。起义军从9月23日进驻潮州,同月30日被迫撤退。
起义军进城以后,潮州人民欢欣鼓舞,工农群众革命情绪高涨,成群结队,手持红旗,涌到潮州西湖广场欢迎起义军,西湖公园到处洋溢着热烈的革命气氛。
在涵碧楼前的石埕上有一棵被称为英雄树的木棉,它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据说它已有400多年的树龄,如今仍枝繁叶茂,红花灼灼。当年,周恩来站在这里慷慨激昂地向群众发表演讲。可以想见,当年周恩来英气逼人一身正气的威仪,深入浅出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词,抑扬顿挫热情洋溢的洪亮声音以及激动处他特有的右手一挥的手势,真是激情飞扬、魅力四射。多想成为当年的一名听众,那就可以一睹世纪伟人的风采,感受灵魂的洗礼。
可以想象,“七日红”那几天夜晚的涵碧楼灯光彻夜亮着,革命领导人正在办公。橘黄色的灯光暖暖地映照在湖面上,西湖水涌动着一股股暖流,兴奋得彻夜未眠。因为西湖水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我想,木棉树受英雄精神的熏陶,高可达25米的树身肯定更挺拔更威武了。
根据敌人形势,前委和参谋团决定,以二十军第三师、十一军一部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州、汕头,主力6500余人集中揭阳,向汤坑推进,迎击由河源来犯之敌。驻守潮州的起义军有第三师教导团、第六团第六连和十一军炮兵连共600多人,他们的主要阵地是城西北的西湖山和竹竿山。9月30日上午九时,敌黄绍竑部第四师先头部队攻打竹竿山,教导团第三总队官兵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下午1时多,敌军全部到达后,以第四师全部和第六师一部,向竹竿山阵地全面发动进攻,战斗十分激烈。至下午3、4时,起义军伤亡惨烈,子弹所剩不多,有的则用石头与敌人搏斗。而在西湖山,敌军六师以一团之众,分两翼围攻西湖山,负责防守西湖山的起义军只有三师司令部特务连,没有机枪,无法压下敌人的火力进攻,连长文强即派一排长向司令部告急,请师长撤离。师长周逸群亲自到前沿阵地了解敌情后,命令特务连掩护司令部撤退。刚撤至西湖木桥,敌军已攻上山头,居高临下用机枪向我军扫射。起义军伤亡很严重,政治部科长叶声等同志在桥上中弹牺牲。枪声阵阵,同敌人浴血奋战的起义军战士流血牺牲,血染西湖水。鲜血也染红了木棉花肉质的花瓣,从此,涵碧楼前的木棉花颜色更红艳了。花冠五瓣更鲜明了,与涵碧楼正面前额上的红色五角星相辉映。
涵碧楼因为接纳了一批杰出人物,就变得不同凡响了,因而在1987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辟为革命历史陈列馆。楼正面“涵碧楼”三个字为郭沫若亲题。
在这次参观展览中,我还了解到,在“七日红”中涌现的潮州群众积极配合起义军的英雄壮举。在起义军奋勇抗击来犯之敌时,潮州金山中学的进步学生积极支援前线,为起义军送水、送饭、搬运弹药;9月30日傍晚,起义军撤离潮州城后,中共潮安县委也撤离原驻地江东仙洲乡,潮州重陷敌手。著名的“潮汕七日红”遂告结束。金中几名女学生,勇敢地收留几名起义军伤员在学生宿舍隐蔽,为其包扎伤口,并通过亲戚,安全转移到乡下,送伤员归队;庵埠乔林村妇运骨干,见到两名起义军女战士在撤退中掉队,便冒险把她们带回家中掩蔽,避开敌人的搜捕,后又将她们安全送走;潮州红十字医院的医护人员,积极收容救治了起义军一批伤病员和与部队失散的起义军战士。第三师政治部女战士胡毓秀、王鸣皋、谭勤先就是在他们的保护和帮助下脱险的。
你想,这些普通人,他们在当时的行动中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魄力啊!经历过这样的血与火的洗礼,他们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自此,他们的身上已像镀上了一层金一样地熠熠生辉,他们的境界已趋向高尚。他们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虽然他们大多我们不知道其姓名,但他们的事迹已成闪光的存在,闪耀在历史璀璨的星河当中。
广东有句俗话:“木棉花开,冬天不再来。”意思是只要看到木棉花开了,温暖的春天也来临了。木棉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漂浮空中。棉絮团中,藏有一颗种子,棉球随风滚动,一遇到潮湿的土地便吸水而落地生根。即使是极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能够发芽生长。
“潮汕七日红”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它在潮州已经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在周恩来、彭湃等人的帮助下,潮安的中共党、团组织相继诞生了。从此,潮州的工农运动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清人陈恭尹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涵碧楼前的英雄树,因“潮州七日红”而更具浩然之气,红花灼灼,映红西湖水,辉耀潮州城。
新闻推荐
黄冈老城区将告别“水浸街” 下市一带水浸点应急抢险改造工程完工投用
本报讯(记者郭博文通讯员杨恒煌)日前,饶平县黄冈镇老城区下市一带水浸点应急抢险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投入使用,有效地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