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子彭湃之子9090载载“深潜深潜””人生

茂名晚报 2021-03-24 14:45

彭士禄

“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须发皆白的彭士禄对着镜头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位96岁的老人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为国贡献了大半生,看到新中国今天的发展,九旬老人很是欣慰。

颠沛流离的烈士遗孤

彭士禄的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革命先烈彭湃牺牲时,彭士禄只有4岁。他说,那时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漆黑夜晚,奶妈背着他不停地跑,他吓得哇哇大哭。奶妈跟他说:“你别哭,别出声。”后来他才知道,这一天,彭湃领导创建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遭到重创,敌人到处疯狂镇压、屠杀,扬言要把彭家人斩草除根。

此后,彭士禄开始了隐姓埋名的逃难生活。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他被带到潮安,在革命群众家里辗转寄养。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彭士禄说:“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我有20多个"爸""妈",他们都是贫苦善良的农民。当时,全村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可乡亲们还是一起凑钱把我送进了学堂。”在东躲西藏中,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彭士禄被敌人抓获,年仅8岁的他被关进了潮安县监狱,不久又关押到汕头石炮台监狱和广州感化院,直到1935年出狱。一年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又一次将他关进了监狱。经过多方积极营救,彭士禄终于再次出狱,被祖母带去澳门和香港读书。

在香港,彭士禄渐渐了解了自己的身世,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念头。1939年夏天,彭士禄离开香港,到惠州的平山参加了东江纵队,直到被中共地下党组织找到,将他送往延安。

难忘的延安岁月

1940年底,彭士禄被护送至延安,进入青年干部学校少年班,后又进入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1942年春天,延安大学和中学部需要调派一批学员到延安中央医院当护士,彭士禄立刻报了名。中央医院建在一个窑洞里,设施非常简陋,彭士禄和其他医护人员每天给伤员换药、清理、洗衣做饭,由于干活勤快积极,他被评为模范护士。

重新回到学校读书的彭士禄担任了第四学习小组组长,他带领同学们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流血牺牲了,才换来这个学校,要是不好好学习,怎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党?”他的话打动了大家,很多人掉下了眼泪。第四小组的同学在他的带领下互帮互助,一起学习进步,成为全校的学习模范。

很快,彭士禄和第四小组的先进事迹登上了1944年7月5日的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8月1日,作为模范护士和模范学生的彭士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破例免去了预备期。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

抗战胜利后,彭士禄分别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工学院学习。1951年,他通过考试以优异成绩赴苏联留学。

20世纪50年代,国际核武器迅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急需核动力人才。1956年,彭士禄以全优的成绩获得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的称号,正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值陈赓访苏,挑选部分学生攻读核动力专业,彭士禄被选中。于是,他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了两年核动力专业,回国后被分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58年底,中国开始了核潜艇研制。毛泽东主席批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当时的中国缺乏核潜艇资料,科研人员看不懂英语,彭士禄就组织大家学习英语,一边学习一边看英文资料。1965年,中央专委和中央军委批准了陆上模式堆的建造方案、地点和协作关系,八千军民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西南大山深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陆上模式堆建设。在只有极少量的计算机、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的条件下,彭士禄等科研人员日以继夜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

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试验成功后,彭士禄立即带着数十名科技人员奔赴核潜艇造船厂,参加核动力装置的安装、调试。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二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首次驶向试验海区,进行航行试验。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其命名为“长征一号”,舷号为401,并授予军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彭士禄从军工转入民用领域,在担任大亚湾核电站筹建初期总指挥期间,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为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晚年的彭士禄回忆往昔,说:“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据《环球人物》李璐璐/文)

新闻推荐

对植物世界心存敬畏

□郭翌娟我对植物世界心存敬畏,因为我深感植物世界的神奇。记得第一次对花草感到神奇,是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