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棚窗的看点
双棚窗是戏剧舞台上表演时的一种处理形式,即由两组演员同时表演同一剧目的同一场次。在舞台表演区的左右在各占一半,两组演员在乐队统一指挥下同腔同调,同样动作。不过区位调度,演员表演则是对称的,左边的人物向右转,右边的人物则向左转,好像一幅横向的水中倒影。
这种表演形式的最初出发点,是为了观众。以前,戏班每到乡下演出,台下人山人海,在戏台前铺开一个扇形人群,真是成千上万。站在边上的观众,基本无法看到整个舞台表演区的演员全貌。于是,戏班的人想了个主意:用两组演员同时表演,那么,在侧幕边表演,左边台下观众可看到舞台右侧,而台下右边观众,可看到舞台左侧的表演。
当然,这种剧目也需精心选择,一般是角色比较少的折子戏,比如潮剧的《扫窗会》《京城会》《芦林会》。还得戏班的演员阵容人才济济,至少可以有二套人马。
双棚窗是潮剧艺人的独创,全世界无。这让人不得不佩服潮州人的精明,会经营。其所以有“东方犹太人”的美誉,指的是像犹太人那样会做生意,最根本一条就是真正把顾客看作上帝来尊重,处处为顾客着想。旧时,潮剧戏班常有斗戏的场合:某乡某城请了二三棚大戏在广场上相距不远进行演出,各戏班总会使尽浑身解数,推出名剧名角,演到精彩处往往把另一戏班的观众都吸引过去。双棚窗的出现就是商业竞争的产物,一出现就轰动,以至有了“好戏双棚窗”的民谚流行。《扫窗会》和《京城会》可能是当年最成功也最受欢迎的双棚窗艺术的代表作。
不过,艺术向来崇奉创新而忌滥用。有些班戏,把同出戏不同场景搬上台去演双棚窗。就会令人不敢恭维。有个戏班,演《刘璋下山》一剧,在演吕后《害媳》一场时,采用双棚窗手法,舞台一边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幽禁看王子刘肥;另一边是阴森恐怖的冷宫,正上演残杀宫女的悲剧。导演意在表现吕后的残酷狠毒,但二个不同场景,你让观众看哪端?肯定是顾此失彼。我想,这可能受到电影处理画面的启发而来。但别忘了戏曲是虚拟艺术,往往一个人物一段唱词,就可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吕后的残忍。折子戏《收浪子尸》演的是大娘一人到法场寻尸一段。舞台上空无一物,通过大娘的唱词和表演,观众看到的是遍地罪犯死尸。这才是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说到底,不论你如何创新,一定要心中记住观众。双棚窗最初的创意,完全为观众着想,这才是它的成功之道。你看现在戏院的观众座,最边上那个座位都可看清台上全个表演区,这是为观众着想:你看现在潮剧演出都有幻灯字幕,播放时略为早于演员的吐字,这是为观众着想。因此,所谓文艺为人民服务,要一心一意想着受众双棚窗的亮点看点,最根本的在创造者那颗为观众的心。
潮剧产生于潮州这片文化沃土,从潮人文化中吸取营养。他们也是“东方犹太人”。在市场看鱼贩卖鱼,在潮州,可以只买鱼身上的某一小部分,在全国也许是绝无仅有,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初,我有机会北上,各省市的市场都只卖全鱼,我想买个鱼头,对方用极惊怪的目光看我良久,可能以为我是一个外星人。
但在咱潮州,早已让顾客随心所欲。我的朋友郑鹏兄画潮州民生百态,有一幅画一位地摊卖鱼人,正切下一鱼头过秤。让我配诗,我配上四句老丑韵白:“买鱼只买一个头,这事自古出潮州。只因顾客是上帝,欲图欲偏都自由”。最近,我们合出一本诗画集子,责编小妹把这幅买鱼头放在第一页,足见她的慧眼。
双棚窗的看点是什么?是两组演员同台时的表演;当然是!但最根本处,是让我们看到潮剧艺术家为观众着想的心
新闻推荐
为有效增强社会公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认知和了解,扩大《存款保险条例》宣传覆盖面,近期,建行潮州市分行在人民银行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