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潮汕民俗博物馆 出花园 一份别样的成人礼
“出花园”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展厅一角。
在古代,很多的家庭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孩子长大成人,这慢慢演变为一种风俗。在潮汕地区,这一成人礼风俗被称为“出花园”。全国首家潮汕民俗博物馆——宝安区邹鲁潮汕民俗博物馆通过雕塑和实景生动地再现了潮汕地区的这一独特民俗。
“出花园”起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在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碰见了一位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副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行人应答,对得上便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需赔他一张红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子,对曰:“牝羊颔下须”。老者情不自禁地说:“对得对,对得好!”便将公鸡送给他。林大钦抱着大公鸡回到家里,其父亲高兴极了,暗自称赞孩子有出息,并将公鸡宰了,煮熟后,还把鸡头奖励给林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并拍拍林大钦的肩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要好好读书,争取以后出人头地。”后来,林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据邹鲁潮汕民俗博物馆负责人洪辉介绍,自此以后,潮汕人就认定孩子吃鸡头是个好兆头,便在孩子入学时,像林大钦一样,穿红皮屐,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让他(她)咬鸡头,穿红皮屐。此外,“出花园”的孩子在当天要坐主位,每一道菜都要由他先动筷子之后别人才能吃,桌上的全鸡要鸡头正对着他,让他咬鸡头,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出花园”仪式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这天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相传宋代真宗年间,潮汕有一位村妇,因其爱惜乡邻婴幼,并乐为左邻右舍的人家看管小孩,她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童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远播。洪辉介绍道,“选择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为孩子举办"出花园"成人礼,意为孩子百巧集身,心灵手巧,聪明活泼,善于变通。”
邹鲁潮汕民俗博物馆展出藏品包括古代潮汕婚俗用品、潮州歌册、剪纸、纸影戏等包含潮汕人文精神和独特文化内涵的民俗作品和工艺品,所展示的是潮汕人从出生、成人、婚嫁、大寿四个人生最重要阶段的风俗礼仪。潮汕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而“出花园”是其颇具特色的风俗之一,据了解,邹鲁潮汕民俗博物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办集体“出花园”公益活动,运用景观、场景和活动过程的人性设计,给即将进入青年时期的孩子三点核心提示,即去掉孩子气、与成年人一样有“担当”、有奋发向上的勇气。通过回首这一重要的习俗文化,实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对青少年的教育,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开启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寻根之旅”,这便是该博物馆的建馆初衷。
宝安日报记者 唐冉 通讯员左汀汀 李少旺 洪辉 文/图
新闻推荐
潮州市政公用服务设施外线工程建设项目试行并联审批 5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事项
本报讯(记者袁晓金)从即日起,潮州市水、电、气、排水、通信、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服务设施外线工程建设项目将试行并联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