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斩蓑 橄榄斩 斩斩截截
斩,zhàn,潮音<针2>,主义项为“斩断”,如成语之“斩草除根”、“斩钉截铁”等等。
斩,指用利器砍下,砍断。《墨子·非攻下》:“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唐·韩愈《崔评事墓铭》也有“凿浍沟,斩茭茅,为陆田千二百顷,水田五百顷”之句。其中的“斩”字,皆有“砍断”之意。
古代的丧服,以血缘的亲疏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衰”,即粗麻布,本字为“缞”,后来简写作“衰”(cuī,潮语读同“棕蓑”之<虽>)。斩衰,就是用粗麻布制成的衣服,按规定,裁剪时不能用剪刀,而须用刀斩断衣幅,斩断处也不能把边缘缝齐,以表示由于丧亲而导致的“衣冠不整”的极度哀痛,是孝子、孝女、孝妇法定的“披麻戴孝”的丧服,故称“斩衰”。
用刀斩断质地原本就粗疏的麻布,边缘自然比不上用剪刀剪的齐整,加上不准缝边,麻线的纤维难免参差不齐地外露,看上去就像用棕毛编织成的雨具“棕蓑”的边缘一样,所以潮人口语中把衣衫褴褛、破旧称为“斩斩蓑”(白读音<杉8杉8虽>)。
把“斩”字叠用,是潮语中为加强语气、在组词过程中为突出形容词、动词等的作用、意义而常用的手法。比如:“漉漉淖(读<碌2碌2尺>)”、“躅躅跳(读<促促跳>)”、“躐躐逡(读<猎猎梭>)”,等等。
“斩”的本义之一是砍断,其动作要领是将利器(或钝器如臼槌)迅速、用力地自上而下斫下,这一动作在搏斗的场合经常出现,故“斩”的引申义就是格斗、拼杀。如“斩于马下”,《三国演义》中的“关公斩华雄”,等等。以上义项,在潮语中可以说是文、白读音混用,如“斩棘披榛”、“斩首”、“斩立决”、“白斩鸡”等都用文读音<针2>;而在指格斗要定输赢、分高下的特殊情况下,有时也会用白读音<杉8>。如看武打片时,当双方高手剑拔弩张、即将开打的瞬间,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对同伴说:“欲斩<杉8>”、“猛猛斩<杉8>(赶紧开打)!”再如小孩打架,不晓事理又爱看热闹的大人往往会火上加油般地挑唆:“合(读<甲>)伊斩(跟他打)!”
用生橄榄加南姜麩、食盐等在臼中捣破、拌匀的潮州风味小菜,通常称为“橄榄糁(读<杉8>)”。但“糁”字在普通话中读sǎn,是去声,与潮语读入声的<杉8>稍有不同。且“糁”字的主义项是“以米和羹”。《礼记·内则》曰:“和糁不蓼。”陈皓<集说>:“宜以五味调和米屑为糁,不须加蓼(带辛味的水草,可作调味品),故云"和糁不蓼"。”(即潮人所谓之“米碎芳糜”)次义项指米粒、饭粒、散粒、碎粒(如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意为桃枝上点缀着红色的小花蕊。)因为颗粒细微,故“糁”的引申义为散落、飘洒。如晋·葛洪《抱朴子·酒诫》谓:“唯患飞埃之糁目,而不觉飚风之所为也。”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飞埃糁目,杨花糁径,可知颗粒之微细,与“橄榄糁”大体上是囫囵状的橄榄,其大小反差也未免太明显了。所以不管是从主、次、引申义项上去掂量,“橄榄糁”之“糁”字,并不妥当贴切。那末,该用什么字才比较合适呢?鄙意以为:仍用“斩”字(读,<杉8>)较好。因为,读音一致,又能反映“橄榄斩”加工过程的特点:用臼槌将生橄榄砸破而保留果核的原状(潮人称为“舂橄榄斩”)。
“斩”字在潮语白读音中还可读为<尖2>声,并组词为“斩截”(读<尖2之鞋8>)。
“斩截”的词源是古文辞的“斩斩”和“截截”。分述于下:
用刀斧之类的利器斫物,其断面必光滑平整,故“斩斩”一词,指齐整、整肃貌。唐·韩愈《曹成王碑》云:“持官持身,内外斩斩。”宋·钱功《澹山杂识·东坡借砖》谓:“是夕至晚,砖犹无一只至者。明晓至其墓地之侧,五万口斩斩然罗列矣!”清·黄宗羲《李叔范墓志铭》也曰:“而君家数世同居,人众事繁,推君司家事,内外斩斩,虽家庭中,凛如公府。”可见,“斩斩”之齐整义,历代皆然。
用刀切物,其断面亦平整,故“截然”、“截截”等词,亦有整齐、界限分明貌。《诗·商颂:长发》中有“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的一小段,(意为:树根上有三个杈<指夏桀之党韦,顾,昆吾>,不能上长不能大,九州齐心归顺商。)汉·郑玄【笺】特为“九有有截”释义:“故天下归乡(向商)汤,九州齐一截然。”宋·王会《河之坊》诗:“河之坊兮,截截其平。”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东文场,西文场,齐截截,分定了一二三场。”把“截”字叠用,齐整之义更加分明。
把“斩斩”、“截截”联结起来成为新词语并在撰文时加以运用的是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卿崔武子(名杼)娶了美女棠姜,齐庄公和她私通,崔杼于是把庄公杀死。齐国大夫晏婴听知后,站在崔家的门外,在回答了旁人的问话以后,晏子表述了对事件的严正态度,原文曰:“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意为:所以国君为国家而死,那么做臣子的就应该和他同死;国君为了国家而逃走,做臣子的就应该和他一起逃走。如果国君是为一己之私而死,或为一己之私而逃走,不是他最宠爱亲近的人,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呢?)金圣叹在这段话后加以批语曰:
斩斩截截,磊磊落落,此等文字,与日月争光可矣!
(参见张国光点校《金圣叹批才子古文·晏子不死君难》,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
后来,崔子开门,晏婴进去后,按臣子的礼节哭拜一番,然后走出来。有人以为崔杼会把晏子杀掉,崔子却说:“晏婴是百姓敬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但我们更关注的,不是故事的结尾。而是金圣叹的批语。他在“总批”中说:“(晏子)注眼看定"社稷"二字,便于君臣生死之际,处之夷然自如。此本严毅之论,而出之以犹夷(舒散)之调,最是脱俗文字。”可见,他对晏子“社稷为重”的话是极口赞赏,所以才会下个“斩斩截截、磊磊落落”、“可与日月争光”的批语。
把原本就有齐整、整肃义的“斩斩”、“截截”联用,而且使新词变得更加堂堂正正的组词法,在潮语中亦得到传承,如赞扬某某为人处事周到、有条理时会说:“伊做事一支流(向来)都是斩斩(读<尖>)截截。”或简称为“斩截”。如称赞某人干活儿有条不紊、十分精细时说:“你放心,伊个工课(活儿。读<牵卦>)过斩截。”等等。
综言之,“斩”字在潮语中,除各种《字典》已注明之文读音<针2>外,口语中还有白读音<杉8>、<尖2>。如果要重新出版新的《方音字典》特别是《潮州方言辞典》时,最好能把潮语各字的文、白、训、俗等读音注齐(在这方面,1995年林伦伦先生的《新编潮州音字典》已率先垂范,但恕我直言,该书尚不够全面、完善),以扭转、杜绝当今的“假行家”胡编乱造潮语方音字的恶劣风气。
新闻推荐
“钢铁硬汉”的“柔性智慧” 先进“智造”科研技术正在改造大湾区的传统制造业,让“满天星”更亮
上汽通用的智慧工厂。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实验室里的双臂机器协同平台。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达文、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