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一个潮州故事
讲好潮州故事,历来为潮州的讲故事人所重视,许多潮州历史上的名人以及著名事件,都有文字或口头的流传,比如韩愈在潮州的故事、林大钦的故事、湘子桥的传说等等。
但是,相比较于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文字的记述与流传,还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对历史和现实认知的渴求。
在我接触到的潮州故事中,讲得最好的,我认为是谢吟先生讲的《荔镜记》。
《荔镜记》也称《陈三五娘》,潮州的姑娘黄碧琚与泉州青年陈伯卿的爱情故事,在潮州几乎家喻户晓。首先是它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人物,旧城西郊有个花园村,就传说是当年黄家的花园。至今留有一口古井,后人称为五娘井。人们对文艺作品是虚构的或者现实的,态度是很不相同的。对子虚乌有的故事,往往是听则听了,一笑置之;对历史的传闻,则非常认真,就比如陈三五娘故事与姑嫂鸟故事,探究的兴趣就大异其趣。历史上,陈三五娘的故事,有戏曲,有小说,有传说,有歌册,有民谣,这是众多潮州故事中极少见的。
我们来看看谢吟先生是怎么讲这个别人讲过多次的潮州故事的。
谢吟先生改编本主要根据明嘉靖的刻本,全称是《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剧共55出,并参考了福建梨园戏的《陈三五娘》,去掉原作中许多枝枝蔓蔓,突出元宵赏灯、绣楼抛荔、陈三磨镜、闺房相会等重点场次,把封建时代一对青年男女那纯真坚贞的爱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现代观众面前,他摒弃了传说中用诡计设陷阱的情节,也摒弃了小说中陈三游荡公子的形象,当然,也没有受民谣中陈三放掉益春在半山的忘恩负义的行止影响,写得干净、纯粹、优雅、深情。
按说,作为地方戏曲,面对普通百姓,选择民间传说《诡娶黄五娘》来编戏,是很可以取悦观众的,潮州市潮剧团的编剧刘管耀和饶宗栻二位,就根据《诡娶黄五娘》的传说编了一出《益春》。原本是陈三在市郊游玩时见到五娘美貌,希望托媒求亲,但五娘已名花有主,订婚林大。潮州府衙几个幕僚就为陈三设计,订亲六娘,迎娶当日,在全城放出风声,说陈三强龙欲压地头蛇,强娶五娘赴泉州。林大中计,在大街上抢花轿,把六娘扛回府去。最后由县太爷出面,让林大娶六娘,五娘嫁陈三。刘管耀老师点石成金,把幕僚的鬼点子让给益春,饶宗栻老师接手续写,成了一出很有看头的《益春》,在省里得了大奖。
不过,这总不是人间正道,做戏是可以的,供人娱乐也是可以的。但从塑造潮州人的文明形象上看,你总不能说出这种鬼点子是潮人的优秀品质吧?何况这其中还有一个被牺牲的六娘。所以,谢吟先生没走这条路,是他的成功之道。
谢吟先生塑造了一个贤淑、痴情、内敛,敢于追求自己理想的古代潮州姑娘,让所有潮州人认同、喜欢,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潮州姿娘仔。谢先生大量保留并挖掘潮州文化元素加入剧中,闹花灯绝对是潮州特色,那个百屏灯民歌就足以让潮人自豪。李姐数念的那些府城地名,一段口白至今为潮人津津乐道。
谢吟先生讲述的《荔镜记》,经过潮剧一代宗师郑一标的导演,再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倾情表演,从20世纪50年代初问世并被搬上银幕至今,已成经典,人们记住了这出戏,也记住了名角姚璇秋!
谢吟先生这样讲潮州故事,他讲了潮州一个好故事,他讲好了一个潮州故事。这对于潮州广大文艺工作者,是可以得到好多启发的。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