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礼俗文化优势 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以潮州“出花园”和入学礼传统礼俗为例
潮州市委党校课题组(吴构松高涛蔡润东蓝乾栋)
潮州素有“中原文化活橱窗”的美誉,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传承自中原文化又独具特色的传统礼俗,如潮州传统的“出花园”、入学礼等。这些礼俗文化蕴含着珍贵的精神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俗社会,礼俗是社会教化、道德约束等软治理的重要手段。孔子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希望统治阶级用道德教化民众、用礼仪规范民众行为。因为道德属于抽象范畴,需要通过礼仪这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来实现有效转换,使之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在古代,成人礼、入学礼、婚礼、葬礼合称为人生四大礼。潮州“出花园”礼俗近似于古代成人礼,清代以后成为粤东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年龄15虚岁的男孩女孩举行“出花园”仪式后,才正式离开家门、走向社会。潮州的入学礼诠释着崇儒、重教的风尚和传统。许多孩子在入学前一天,梳洗干净,穿戴整齐由家长领着去拜孔子或韩文公(韩愈)。
随着社会的发展,潮州成人礼、入学礼等传统礼俗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礼仪程式有所简化,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礼俗的传承。但在传承变革中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呈现低俗、庸俗和媚俗的迹象,同时还存在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从而弱化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教化意义。
文化礼俗在潮州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倘若能利用文化礼俗群众基础扎实的特点,加以组织引导,剔除糟粕和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植入新时代价值观和正能量,将极大助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传统思政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
坚持在批判中继承传统礼俗文化
千百年来,潮州礼俗文化在潮人生活习惯以及观念层面的传承与发展,在民间乃至海外潮人群体中有着极强的认同感与群体性。我们在不久前组织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认同“出花园”、入学礼的受访者占比均在九成以上,说明这类礼俗文化在当今潮州仍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尊重这种存在,保护好这些传统礼俗文化,同样也是对潮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建议把这项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要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参与到各类礼俗文化活动当中,起领航把舵作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秉持正确的行为准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告诉民众礼俗文化应该继承弘扬什么,应该摒弃涤除什么,推动传统礼俗文化教化群众、引领群众。要发挥好文化部门的组织指导作用、民俗专家的诠释解惑作用、社会组织沟通群众作用、文化服务机构(企业)的运作实施作用,形成有效的合力和工作链条。
引导礼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必须与时代同行,礼俗文化作为生活习俗文化更应融入到现代社会中,赋予其时代属性,创造性的加以利用,让其展现出全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礼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对当下群众的心理、行为、日常生活能否发挥正面引导作用。要紧扣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引导群众自觉去接受与传播,发挥传统礼俗文化的积极作用。如:顺应家长对亲情的重视,把潮州文化中的感恩文化同“出花园”、入学礼等礼俗文化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感亲恩、感师恩、感党恩;围绕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缺乏责任意识的担忧,在“出花园”礼俗中突出责任担当意识,引导青少年树立“公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意识;在入学礼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自己的梦想而读书、为民族的复兴而读书、为国家的崛起而读书”。操作层面上要讲究方式方法,重引导、协商,避免行政干预。可由社会组织、民俗专家研讨提出改革、调整意见后,会同文化经营服务机构设计礼俗细节,在征求意见获得民众认同后逐步推广。
推动礼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礼俗文化的传承,关键是要找到与现代生活的接口,使其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要注重创新形式,化复杂繁琐为通俗易行,让民众更容易接受。要强化仪式感,让人融入其中、印象深刻,在环节上要简约,以契合现代人的理念,便于推广传播。如在“出花园”成人礼上,要特别重视仪式感,邀请亲朋好友现场见证,让孩子感到受尊重,从而产生责任感;“出花园”活动当天不可出家门的“规定”也要改革,找到一种不影响上学、家长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穿红肚兜、红木屐这种形式也可改革为穿红背心、红鞋子。
古中原的成人礼在宗庙中举行,而目前潮州“出花园”都在家中,对不熟悉礼仪的家长是一份负担。可引导文化服务机构打造专门提供“出花园”礼仪活动的场所,单独或集中举办“出花园”仪式,为市民提供礼仪服务,既规范、专业,提升了仪式的肃穆感,又省却家长筹办的辛劳。同时,还可以将其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把场所作为潮州传统礼仪文化体验馆,让游客在旅游中受教育。
入学礼方面,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带着小孩去拜孔子、韩愈的,形式上也是偷偷摸摸地去磕头烧香。建议把入学礼打造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入学第一课,由学校统一组织,分批到学宫、韩祠开展祭拜先贤的开笔礼活动。或者在班级中配合多媒体手段开展入学礼活动,先向先贤鞠躬行礼以表达敬意,再向授课老师鞠躬行礼。在心理上确立师生人际关系,感谢传道授业之恩,通过这种形式在学童的蒙学阶段种下尊师重道的种子。而授课老师在圣人、家长的见证下受了这一礼,有助于强化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
新闻推荐
在诗词朗诵中传承经典,在咚咚鼓声中传承潮乐,在武术表演中强身健体,在小品表演中科普知识……近日,一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