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为生命负重 与时间赛跑 访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林锐波

潮州日报 2020-12-09 18:53

本报记者黄铿

在医院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医护群体,手术台前,穿着重达30多斤的铅衣,汗流浃背,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抢救病人,而且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每天“吃”的射线相当于拍上千次胸片;手术台下,除了累得腰酸腿疼,还要承受免疫力下降、癌变几率增大等伤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脱发、白细胞偏低更是他们常见的职业病……他们,就是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团队的医护人员,被称为医院里的“铅衣人”。而林锐波医生,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为打通胸痛疾病救治网络不断努力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死亡率高,以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为甚。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心梗患者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对每一个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心脏介入医师来说,他们是和时间赛跑,和死神抢人。因此,每次接到急诊电话,林锐波总是需要火速往医院赶,“因为每耽搁一秒,对病人来说可能就是另一个世界。”

据林医生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死亡率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就诊后医疗系统内的延误过长,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较高、长期预后较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仅有18.8%的患者在胸痛发作后1小时内就医,有高达64.9%的患者在发病后2小时甚至更晚才到达医院,丧失了挽救心肌的黄金时间。而造成胸痛的疾病当中,急性心肌梗死1小时内死亡率1.6%,6小时死亡率则高达6%;主动脉夹层发病后48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急性肺梗塞死亡多在早期确诊前明确诊断后极少死亡。时间就是胸痛患者的生命。因此,开辟出一个旨在优化、简化、规范“胸痛救治流程”,缩短病人总缺血时间的绿色通道,便成了医患双方的迫切需求。胸痛中心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致死性胸痛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为了抢“时间”,公众作为“第一环”,需要了解一定的急性胸痛的常识及基本的判断分辨能力,以便患者发病时能及时送医。因此,林医生特别向记者强调,公众的医学科普知识宣教、社区教育等非常重要,意义重大,他作为创建胸痛中心的一员,多次参与社区科普活动,一直致力于胸痛疾病的宣传教育。而接下来,下级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站等基层医疗机构,都是这场接力赛中的“第一棒”,比如“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就要完成首份心电图,因为心电图对于判断确诊帮助较大。”如确诊,病人需迅速转入有条件行急诊手术的医院,胸痛中心为这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手术室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便会迅速到位。林医生说:“以往是病人在等医生,现在通过构建胸痛中心协调救治网络,患者未到医院,信息已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往往病人还没送至医院,手术医生已在等病人,这其中抢得的时间真的太重要了。”

目前,市中心医院已于2020年9月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建设验收单位,并将继续努力向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发起冲刺。为建立科学的急性胸痛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受潮州市卫健委委托,2020年10月31日由市中心医院牵头携手潮州市一级以上公立医院组建潮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共同推动胸痛中心培训、推广、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现“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管理”的急性胸痛救治模式。

医院里的“铅衣人”:

为患者生命“负重”前行

林锐波说,每次做心脏支架植入的手术,他和其他医护人员都必须穿戴30多斤重的防护服进行连续高强度手术,这对体力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一套完整的铅制防护服重30斤,但对于林锐波这样的医护人员来说,这点重量并不算什么,因为在他们心里,有比铅衣更重的托付,那是他们肩上的重担,那是生命的重量。

不仅是体力,他们的身体也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损伤。林医生向记者介绍,手术室里的“造影机”是患者的福音,造影机发出X射线,把患者的病变部位清晰地显现出来,医生看着显示屏幕上的影像,在患者体内进行精准的手术操作。可造影机的射线也成为他们每天都躲不过的健康威胁。虽然穿戴铅制防护服,但为了手术操作方便,医生的胳膊、手、脸等部位依然裸露在外,而且铅衣只能防掉大约50%的射线,并不能完全防护,长年累月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的医护人员大多白细胞比正常人低20%左右。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加班加点、随时待命,早已是家常便饭。长时间负重工作,更让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脱发、白细胞偏低成为了“铅衣人”的职业病。然而,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肩上的责任让他们几乎忘了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影响。回想10年的行医历程,林医生说,这10年里,他成功挽救了不少生命,每一次的抢救都令他难以忘怀,也让他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更深刻的领悟: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们要珍惜眼前人,善待每一个生命。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探索者:

不断钻研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林医生对记者说,医学的未知领域还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而心血管领域可以说是医学领域知识更新速度最快的,因此,保持不断学习钻研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医学专业的真实写照。林医生坚持不断学习,主动系统地学习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全面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最前沿知识及技术,日积月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林锐波被公派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冠心病介入治疗,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冠脉介入治疗资质。在进修期间,积极参与手术及病房值班,更加熟练掌握心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治技术,提高了对心血管内科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特别是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疗方面的临床实践经验及救治能力。目前主要负担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工作,年手术量500例以上,手术成功率99%以上。

同时,林医生积极拓展业务,不断钻研学习。除了能独立解决难治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难治性心律失常等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外,还能主持开展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手术。在科研方面,参与了多项市级科研立项,其中主持潮州市科技局、卫生局计划立项1项,取得满意效果,并顺利结题;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科技核心杂志发表论文4篇,综述1篇。

采访时,记者问道,对医生这个职业是如何理解的,林医生沉思良久,非常诚恳地答道:“当年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是为了实现曾经儿时的理想,但当穿上白大衣后才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是一种责任,需要的是一种情怀。”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像林医生这样的“铅衣人”面对艰难仍然如此执着的坚持,如此义无反顾的原因。

医生简介

林锐波,现任潮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汕头大学内科学(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潮州市中医药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潮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秘书,2018年取得冠心病介入资质,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闻推荐

开车推销商品 流动车扰民

本报讯(记者詹妙蓉)近日,有市民反映称,在市区经常看到LED屏幕的广告车,一些商家利用高音喇叭播放促销广告,在市区“一路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