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波苏锣不同声

潮州日报 2020-11-30 11:00

□许镇焕

现代潮剧舞台,有三种打击乐伴奏组合,一是由小锣、空(以音借字)仔、小钹、空仔钹和深波组成的小锣戏,属称空仔戏,多用于轻巧的场户,尤其生旦戏用之较多;一是由二面大锣(属称曲锣)、空仔钹和深波组成的大锣戏,属称落锣戏,多用于低沉气氛、悲怨情绪的场户;一是由小锣、小钹、大钹和苏锣组成的属称苏锣戏,多用于气氛庄严的场户。

三种组合之中,空仔戏和落锣戏二种组合同用深波,关于深波,笔者曾在《戏迷百态》(2014-8-3潮州日报)中提过,“深波是潮剧舞台的低音乐器,现时的80公分左右的直径……发音宏大、低沉、厚重、余音长……”敲击的深波棰直径15公分左右,用布填充、填实,击打时,发出“冲”的声音,在潮剧的音乐记谱中,艺人以音借字,用“冲”音以示其发声。

至于苏锣,直径较深波大,约1米左右,而厚度则比深波薄。敲击的苏锣棰,记忆中我的父亲当年多选取弧形的、带竹眼的竹头或轻质木材再用布包扎,用以敲打,估计父亲的选材方法是传承于更早前的艺人。其时,父亲选取材料后要对所选的材料进行删删削削,以达到可以打击出最好声质的锣声的棰子形状,然后用布包扎。然而,经过反反复复多道工夫做成的棰子并不是从此便一劳永逸,还要根据打出的锣声进行调整,有时太软了,打击不出锣声而需要填充一些布增强其硬度,有时太硬了,打击出的声音呈铜声又不好,需要重新换上柔软的布,总之,修补修补在所难免。当年父亲随身带着的针线,不是为了缝补衣服,多是为工作工具服务,时至今日,父亲戴着老花眼镜,穿针引线补钉深波苏锣棰的镜头仍不时浮现。父亲退休之后,却极少看到采用这种方式的师父,而多用机械制作的布棰子,只是包得较为硬实罢了。为什么父亲以及之前的艺人要用弧形的、带竹眼的竹头或轻质木材再用布包扎的棰子呢?因为苏锣有二个发声点,用弧形处敲击锣心发出“圈(第七声)”的声音,带竹眼的点敲击锣边沿则发出“铿”的声音。这样看来,也许让人感觉到太过于复杂,有些眼花缭乱,但是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舞台之上如坠针的声响,如果配以“壮”(小锣、苏锣钹、苏锣心组合发声)的击乐声,岂不小题大做?如果改用轻轻的“村”(小锣、小钹、苏锣边沿组合发声)的声音,则更为合适。“铿”和“圈(第七声)”是苏锣的二种发声,是为舞台表演的动作大小或配套所服务的。

深波、苏锣是当代潮剧舞台上二件不可或缺的铜器,“好深波会压棚”,相信苏锣也具同样的价值,它们不同的声响以及组合在不同的演出场户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丰富各式表演效果,充实着潮剧舞台。然而,苏锣并不是一开始便为潮剧所有,而是得益于清代中后期外江戏的传入。后来,随着外江戏在潮州落地生根以及潮音戏与之的交流和融入,潮音戏艺人发现苏锣声质的特别却是潮音戏所没有,应该可以“洋为中用”,以补充潮音戏打击乐的不足。于是化而用之,并将之物尽其用,让其发扬光大,以至在潮音戏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深波、苏锣因为发声的不同而共存于潮剧舞台之上,同时留给潮剧艺人一个想像空间,也许在某个时候,艺人之间看待同一问题出现不同声音时,当中有人灵机一动,用深波苏锣来说明问题,随口说出“深波苏锣不同声”。嘿嘿,多形象,如同轻按电灯泡开关一般,一点即明亮。

于是乎,“深波苏锣不同声”由专业性应用到生活中来,先是戏谚,后成谚语,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

新闻推荐

潮州万达城:潮州新地标 一座城市的未来远见

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在这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闲适安逸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无论是“老潮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