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广济桥及古牌坊街修复工程的木雕技术负责人 李中庆:我们的作品不能离时代太远
羊城晚报记者朱绍杰周欣怡(受访者供图)
11月18日,“木韵东潮——李中庆木雕艺术展”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开幕,展出的木雕精品包括落地屏、挂件、摆件等,艺术家使用的有楠木、樟木、柚木、椴木、花梨木、紫檀木等,木色各具风采。
展品中有艺术家本人的经典代表作——总画幅将近14米的木雕长卷《清明上河图》。艺术家采用了“通雕+圆雕+深浮雕”的三维木雕创作技法,共雕刻了600多个人物,90多头牲畜,120多座房舍,120多棵树木。大到原野、河流,细至舟车的铆钉,小贩摊档上的小商品都清晰可见,人物神态各异,连牛绳的编织纹路都清晰地看见。
在中国四大木雕流派里,东阳木雕以细腻浮雕闻名,潮州木雕以立体通雕夺目。将以上二者特色技艺相结合,独创出三维立体的“东潮木雕”,是本次展览艺术家李中庆十年如一日的事业。
在展览间隙,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这位以“浙江手艺人”的身份入粤,又在“木雕之乡”潮州闯出一番天地的艺术家。李中庆认为,无论是哪个流派都不应故步自封,传统手工艺经过相互学习和吸收,推陈出新,方能达到“1+1>2”的效果。
2005至2007年间,李中庆曾担任“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潮州广济桥,以及潮州古牌坊街修复工程的木雕技术负责人,将木雕艺术运用到重点文物修复工程,为焕发潮州古城雄姿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公示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中,李中庆名列其中。
(李中庆,浙江东阳人。雕刻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兼)省木雕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木雕专委会主任。
致力于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两大艺术流派融合的学术研究,开创了“东潮木雕”艺术风格。近10年来获得国家级特别金奖和金奖22项,省级金奖9项,发表了9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互相成就:木雕空而不通出新境
羊城晚报:本次展览的展出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
李中庆:本次展出的是我最近几年的作品,技术和作品题材都是新的。“东潮木雕”就是东阳和潮州的结合。东阳木雕的细腻程度是非常到位的,潮州木雕的立体感很强大,所以二者既需要,也有可能相互融合、彼此成就。用一句话来概括,东阳木雕适合近看,潮州木雕适合远看。
羊城晚报:把这两种木雕结合起来有怎样一个契机?
李中庆:1996年汕头大学一位美术教授,画了一幅水墨画的八骏图,希望我能创作一幅木质浮雕的八骏图。这张图的2/3就是八匹马,但水墨画成的马跟我们那些传统木雕表现的不大一样,简直像可以直冲出来。一开始,我用两种木雕的做法各做了一块,都不是很理想。
于是我琢磨,是不是可以把这两种技法结合起来做呢?这就产生了“东潮木雕”的处女作。我把底部打深,使那些砖板较少依附于底板,几乎镂空。再打胚,打出来以后就感觉到不一样了,达到了像电影里骏马从银幕里冲出来的效果。
美术教授看了很满意。从此,我就开始专门研究东阳木雕和潮州木雕的结合。
羊城晚报:您的这类木雕作品中的人物大概都有30°到45°的斜角,这是怎么确定的?
李中庆:这个斜角是通过20多年的探索才确定下来的。木雕要有镂空,又要留底板。潮州木雕是通雕的,东阳木雕是浮雕,但是通雕加浮雕以后,要怎么保持它镂空呢?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这需要30°到45°的角,排列出来,就能达到空而不通的效果。
土法上马:广济桥修复众志成城
羊城晚报: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在潮州工作的外地人,您眼中的潮州文化特征是什么?
李中庆: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1991年来潮州,多年来觉得这个城市底蕴深厚,同时也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城市。我是外来的,但他们也没有把我当外人来看待,还给了我很大的肯定。
羊城晚报:您曾担任潮州广济桥、潮州古牌坊街修复工程的木雕技术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有怎样的心得?
李中庆:我们当时工作的程序跟传统做法不太一样。例如广济桥的修复,当时所有的木工100多位,来自河南、浙江、江西等地过来的。研究以后,我们决定是先把构件制作在地面全部完成后,再去亭台楼阁的高处安装,避免电动机械高处作业的安全问题,也争取时间。广济桥采用了宋代的风格,整座桥是没有一个铁钉的榫卯结构,但用的木材很重,要放到榫卯里面去不容易。而且我们在桥头施工,输送方面还是有问题,最后大家想到用铁轨把它拉进去,轻松了很多。
羊城晚报:虽然困难重重,但经过两年的努力,你们还是克服了。
李中庆: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我们是手艺人,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主要困难体现在施工上。根据榫卯的要求,两个构件结合后的间隔缝隙只有0.5厘米。当我们把做好的构件运到桥上组装时,桥面很窄,施工空间有限,而木头材料又有几吨重,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后来经过我们研究发现,榫卯构件下部有一个可以操作的地方,在下面把木件穿进去,对于避震也有好处。我们在修复施工的过程中,借鉴和运用很多“土办法”,很难用语言说清楚。
其实先辈们也是这样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例如以前老桥的石板有18米长、1米7高、1米2宽,应该是借助潮水上涨而将石头送到河中间去的,不然以前没有重型设备,做不到。
艺在当下:我们是现代的“手艺人”
羊城晚报:如何看待传统非遗工艺与当代生活的关系?潮州木雕要怎样走进更多当代人的生活当中?
李中庆:非遗是有历史的,但木雕的艺术发展应该与我们现代大众的口味同行。以前的人们跟现代人的审美观也有差异,那么对于传承下来的优秀非遗技艺,哪些好的部分应该保留,哪些可以淘汰呢?
传统文化流传到现在,都是在历史上经历了创新和扬弃的。我们应该从扬弃中创新,从创新中扬弃。虽然是各人口味不一样,但时代大势是共同的,我们的作品应该走进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是现代的手艺人,现代的符号必须要有。
羊城晚报:通过东阳木雕及潮州木雕技法的融合,您如何理解、实践非遗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李中庆:这两大木雕艺术流派,都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潮州木雕市场在东南亚,因为潮州华侨比较多。东阳木雕基本上市场在北方,作为装饰用品。它们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一个是镂空雕,一个是浮雕,体系也不一样。但它们也都有一些作品,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就在做,题材、技法都没变。到今天如果都还照旧,一是我们审美会疲劳,二是艺术上没有进步。所以我们要以现代社会为底本,尝试去做一些新的东西。
我把两种木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这也是古老艺术生命力的新体现。根据现代人的理念、思考,不断从生活中借鉴、取材,才是对古老非遗的最好传承。我们的作品不能离开时代太远。
羊城晚报: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人、创新者,在新时代可以有怎样的作为?
李中庆:木雕学起来比较繁琐。一个人要能单独完成基本的操作,最少要4年时间,把刀具整理好,可能都要8年。而且随着作品的创新,刀具也必须创新。这不是说让做刀具的人来主导作品的走向,而是我们根据作品的需要来定制刀具,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艺术品生命的延续。其实木雕发展到现在,技术、题材已经达到一定的顶峰,但也遇到了瓶颈。要冲破这个瓶颈,可能我们这一代人都不够,我研究的这一条融汇两大木雕技艺的路也还不够,但总要有人去做。我们还有很多同道中人,大家要以创新为指引,以当前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社会对工艺美术精品的追捧为动力,一起努力。
新闻推荐
江西籍陶企老板徐先兰来潮打拼24年 外乡人在枫溪成就纳税大户
徐先兰正在查看陶瓷样品。许钰敏摄公司每天都有专门的直播人员在线上进行陶瓷产品推介。许钰敏摄■枫溪新才俊③“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