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记忆中的意溪潮剧史
施绍春
意溪,位于潮州府城东岸,旧称“潮东雄镇”,是杉竹木集散地,商行鳞次栉比,商贾云集,琴棋书画拳也是人才荟萃。
意溪的潮剧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曲折过程。其中的几多欢乐,几多辛酸,更有几多风雨,谁曾记否?每念及此,,感慨万千!作为意溪子民的我,不知何来的一股冲动,也许是家乡的情结,也许是一种使命感,2019年8月19日专程登门采访年届耄耋的振成兄,让他打开历史记忆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记录下意溪这段尘封的潮剧历史,再让它回放,让人回味。
蔡振成是潮州市意溪镇一名集潮剧演员、导演、司鼓于一身的艺人。笔者认识他,大约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大房祠公厅(原意溪居委会办公地址)观看由他执导、由意溪镇潮剧团演出的传统潮剧《赵庞写状》,剧中的精彩演出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蔡振成回忆起意溪的潮剧发展史,感慨那是一段既辉煌又曲折的历史,意溪原来有五间锣鼓馆,还有很多乡村的大锣鼓班,潮州大锣鼓非常鼎盛。为了增加文化活动内容,1950年春节后由坝街“老万兴锣鼓馆”和“联义闲间”联合倡议,在意溪坝街小学成立“正风剧社”(又名“儒家班”),剧社社长张振锐,作曲、司鼓洪宏兴(潮州市区人),头弦(领奏)李若轩。
因为1951年6月之前,潮剧是属于童伶制,正风剧社招生的演员都是平均年龄约12至13岁男性学生,俗称“童子班”。在第一批学员中,蔡振成年纪最小,年仅11岁,扮演童角“小生”,张榜锦演大“小生”,周怀文演“老生”,张国全演彩罗衣,也称为“花旦”;张俊旭演“老旦”,魏阳演蓝衫,通称“闺门旦”,蔡国强演乌衫,属于青衣角色。
正风剧社成立之后,首本戏是现代潮剧《王文龙上山》,剧情主要描写教师王文龙投笔从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50年6月25日爆发朝鲜战争,我国同年10月19日派兵赴朝抗美。正风剧社紧跟政治中心工作,组织一系列演出,宣传抗美援朝的意义。
蔡振成在该剧中扮演一位叫做“文儿”的儿童角色,这是他的人生旅途第一次接触戏剧,是他的戏剧人生的开始。正风剧社现代潮剧《王文龙上山》首演,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观众反响热烈。蔡振成扮演的儿童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文儿”成为他的“雅号”。
1950年6月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开始,正风剧社于1951年6月左右停止了一切活动。蔡振成上完了小学六年之后,到意溪居委会参加工作,被安排到坝街文艺宣传组。
意溪剧社虽然停止活动,但是人们的潮剧情结还是挥之不去。由于坝街商行众多,各家商行共同出资赞助坝街文艺宣传组开展活动,聘请原意溪剧社社长洪宏兴来排练现代潮剧《王文龙上山》《可怜一渔翁》和《王学勇赴朝》等。《可怜一渔翁》的剧情主题是扬善惩恶;《王学勇赴朝》描写的是抗美援朝,当时排练的所有剧目都是服务于政治中心任务。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文艺组还没有扩音设备,所有演唱都是靠演员的自然声,虽然表演较辛苦,但大家都是激情饱满,满台声音纯天然,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蔡振成在文艺组这个大家庭,各个行当对他来说都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所以,从演戏到后勤各项工作样样都做,被人们戏称为“戏布袋”。他非常坦然地说乐意多做分外事,确实是累,但是多劳多得,为他后来成为戏剧导演和司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坝街文艺宣传组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从1954年一直持续到1957年,后来整合成意溪镇业余潮剧团。团长林开思,副团长(兼总务)江昌,编剧张国柱,作曲曾春岳,导演蔡振成,领奏(俗称头手)林秋丙、刘宗标,司鼓张河深。剧团人才济济,真正是“五路”齐备。
1958年前后,政府鼓励地方开展戏曲活动,意溪公社辖区内的寨内居委会、坝街居委会、汕头地区意溪木材水运公司,以及很多乡村例如后径、西都、古庵、锡美、橡埔等都响应号召,先后成立潮剧社或者潮剧组;东津片区和意溪二轻系统也成立业余文艺宣传队。每当夜幕降临,潮曲飘香,此起彼伏,可以说是潮剧之花遍地盛开。
意溪镇业余潮剧团成立之后,首本戏古装潮剧《林冲雪夜上梁山》一炮打响,演出不辍,反响空前。首演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剧团的士气。紧接着第二本戏是根据意溪历史掌故创作的古装潮剧《李秀雪》(又名《王玉霜告状》)。每晚演出,座无虚席,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上座率爆棚。《李秀雪》剧本,从编剧和作曲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后来还被潮安县稻香潮剧团采用,他们演出时,将剧名修改为《刺秀雪》。
由于意溪镇业余潮剧团声、色、艺俱佳,每次演出好评如潮,在全县所属各个剧社中,是唯一一个被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售票的剧社。每张戏票定价人民币0.30元,如果在农村演出,票价每张0.28元。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3角元可买六碗粿条汤,但是,为了观看一场好戏的演出,人们在经济生活还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还是愿意付出经济代价而获取精神上的满足。
意溪镇潮剧团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激励下,先后演出由张国柱编剧,张春岳作曲,蔡振成导演的古装潮剧《胭脂女》《斩庞煜》《包公斩君衡》,还有由著名喜剧剧作家张华云(1909—1993)编剧、张国柱改编的古装潮剧《剪月蓉》。好戏连台,大饱眼福,从剧情故事、演员扮相、曲乐锣鼓都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上世纪50年代初,刚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意溪的潮剧兴起,像雨后彩虹一样美丽,给人以视角上的美感和享受,更是给意溪子民送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1958年意溪镇成立文工团,表演歌舞曲艺节目,丰富文艺活动内容。后来由于活动经费短缺,难以继续运作,于1959年解散。
1959年舞象之年的蔡振成,一边当导演,一边向洪宏兴老师学习司鼓。由于在意溪镇潮剧团积极上进表现突出,被选派到潮安县文化馆参加第三期导演、演员培训班学习。1960年被借调到铁铺公社潮剧社担任导演。1961年回意溪镇潮剧团工作。
1962年潮安县文化馆职员庄群,移植古装粤剧《强项令》剧本,改编为潮剧剧本之后,由潮安县文化馆下达给意溪镇潮剧团排练,准备次年参加潮安县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1周年文艺调演。潮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吴六亲力亲为,在意溪镇蹲点三个月,指导古装潮剧《强项令》的排练。
这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剧团上下全力以赴,认真排戏。时任意溪公社党委书记廖松南,宣传委员陈书良亲自到镇潮剧团了解排练情况,得知剧团经费短缺、戏服和道具不足的情况,当即现场办公,拍卖寨内和皮房等地几棵大松树,同时写下两张条子,其中一张给意溪中津瓷土矿请其提供资金赞助潮剧团,另一张写给公社食品站,要求一次性批发一头猪的猪肉给镇潮剧团到市场销售,将这笔收入赞助潮剧团。在公社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之下,经过多方筹资,终于解决了剧团购置戏服和道具的资金问题。
为了制作戏服和道具的专用戏囊(大木箱),意溪房管所赞助旧木料、竹类排筏站赞助苗儿竹,剧团成员义务刮苗儿竹青,剧团林开思团长亲自到潮州制鼓社联系赞助鼓钉,意溪木工师傅吴裕东承接戏囊制作,只收半价工费。群策群力,戏服、戏囊和必需的道具一应俱全,为次年参加文艺调演做足了准备。
1963年潮安县在凤城影剧院举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1周年文艺调演。意溪镇潮剧团演出古装潮剧《强项令》,获得广东省戏剧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剧团荣获“演出优秀奖”;蔡振成、章燕贞荣获“主角优秀奖”;黄锡六、邱成钦、蔡家俊和黄光州荣获“配角优秀奖”。
从剧团接受任务、导演说戏、演员排戏、带装彩排、到最后参加调演,历经好几个月的时间,有的演员还抱病坚持排戏,大家不知流下了多少汗水,换来了这得来不易的荣誉。对这次调演盛况,凤城影剧院门前的剧评栏,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意溪镇潮剧团声名鹊起,闻名遐迩。
1980年意溪镇潮剧团应邀到磷溪戏院演出古装潮剧《剪月蓉》,在演出的第二夜凌晨左右,因磷溪戏院电源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由于磷溪戏院是竹篷结构,大火来势凶猛,剧团一切道具俱皆焚毁,所幸剧团人员及时发现火灾而平安撤离。但是,意溪镇潮剧团却因此一蹶不振,停止了一切活动。
意溪镇这一段潮剧发展史历经近30年,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这其间先后培养了六批潮剧演员和若干乐手,都成为镇潮剧团的骨干力量,为活跃地方文化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2年,蔡振成应邀到意溪西都村潮剧社,导演古装潮剧《女巡按》在意溪戏院演出,虽然票价每张只售0.20元,但是,人们还念念不忘票价每张0.30元的意溪镇潮剧团演出。惆怅的内心,不由产生了一股怀旧情绪,可见意溪镇潮剧团的精彩演出,早已在观众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本文根据蔡振成口述和《意溪镇志》编写)
新闻推荐
从机械设计到陶艺创作,在精准与变幻中把握完美 跨界者和他的龙窑
邢利祥与他的作品《无声》。邢利祥借助雨水创作的蘑菇碗。邢利祥的作品《累与坚持》邢利祥手捏的茶器《慎独》下雨那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