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战争年代主演了“八百壮士”等多部进步电影,她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鞠躬尽瘁 她是红色文艺长河中一道璀璨的“波儿”

汕头日报 2020-10-09 00:55

潮州西湖公园陈波儿雕像被环拥在一片绿荫之中

刘文菊教授向记者介绍陈波儿生平事迹

陈波儿侄女陈惠玲展示了陈波儿生前剧照

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蔡楚生暨潮籍电影名人史迹馆里展示了大量关于陈波儿的事迹介绍

陈波儿生前旧照

陈波儿生前旧照

从故居的门窗、雕花依然可以看出祖宅的大气和精致

陈波儿故居俯瞰图

陈波儿故居一角

室内的阁楼装饰带有些许南洋风格

动笔写稿的时候,听说电影《八佰》的票房已冲进中国影史前十。《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以弱抗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真实事件。这个革命英雄故事,至今依然让人为之热血沸腾。

其实“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早在1938年就已被搬上银幕,出演剧中女童子军杨惠敏的演员,就是一位潮汕籍的“红色艺人”——人民艺术家陈波儿。陈波儿美丽朝气的容颜,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演技,让这部电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起到鼓舞人民抗战决心的重要作用。

陈波儿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创建和领导新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着电影明星和政治明星双重身份的陈波儿,在中国红色革命历史长河中,是一道特别璀璨耀眼的“波儿”。

丰富的求学经历,为影艺生涯埋下“种子”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陈波儿的出生地——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陈厝街魏厝池探寻她童年生活的祖宅,遗憾的是,陈家祖宅在岁月烟云中早已面目全非,只能通过现存的一些细节和陈家后人的描述,以“时光之眼”去复原当时的情景了。

陈波儿生于1907年,原名陈舜华,父亲陈湘波是当地比较有名望的侨商,家境殷实。

陈家祖宅原是一座“四点金”大宅,因历史原因,已被分割成几个互不相通的部分,记者只能从高处俯瞰老屋的屋顶才能分辨出它原来的格局。

陈家祖宅如今藏于窄小的深巷之中。陈波儿的侄孙陈盟扬告诉记者,祖宅所处的地方原先叫义龙乡,祖宅前面是一处大埕,门前有一棵大榕树,榕树的右侧有一个大池塘,也就是魏厝池。他小的时候大池塘还在,后来被填平建了房子,包括祖屋前面的大埕也都建了房子,只留下小巷通行,榕树也被包围在了房屋之间。

从老屋残存的门窗、雕花依然可以看出祖宅的大气和精致;室内的阁楼装饰带有些许南洋风格,据说是陈湘波从香港学来的样式,依稀可以看出这个侨商家庭的影子。这也就不难理解,在那个时代作为女子的陈波儿,为什么从小就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到处求学。

我们又来到离陈家祖宅不远处的水天方书屋所在地,这里更是难以寻觅到当年书屋的痕迹。同行的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刘文菊向记者介绍说,水天方书屋是陈家的私塾,陈波儿5岁开始就在水天方书屋读书,后来随父母到香港读小学,四年后因祖母病故奔丧回乡。当时水天方书屋已改建成一所现代学校——转坤女校,她就在这里继续读书至小学毕业。

陈波儿从小聪慧过人,又特立独行,敢想敢干。她向往国民革命军女兵英姿飒爽的样子,于是把头发剪短,顶着个“革命头”到处跑,惹来不少麻烦。后来,年仅14岁的她只身前往厦门集美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又辗转南京、上海多地求学。丰富的阅历让她养成了乐观的个性,又兼多才多艺,会弹会唱,经常组织学校业余剧团演出,这给她后来的影艺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潮汕深厚的红色基因,汇成革命“波涛”

在走访陈波儿故居之前,我们前往潮州西湖公园参观了陈波儿雕像。以汉白玉雕刻的陈波儿雕像被环拥在一片绿荫之中,庄严又雅致。由汕头著名雕塑家唐大禧创作的陈波儿雕像形象秀美,留着革命年代非常干练的短发,面带微笑,大气亲切,生动再现了陈波儿明星艺术家特有的气质和风范。雕像后面的黑色花岗岩石碑上刻着夏衍题写的“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同志不朽”碑字;石碑背面是著名作家、编剧阳翰笙为陈波儿撰写的生平简介,由吴南生以行书誊写。

刘文菊教授对记者说,潮汕是一个有着深厚红色基因之地,和陈波儿同时代出生的一大批“弄潮儿”互相带动,互相影响,一起走在了时代革命的前列。纪念李春涛烈士的“春涛亭”,和陈波儿雕像分别处在公园“红色中轴线”的两侧遥相呼应,其实就暗喻着这些英雄儿女汇成了革命的“波涛”,推动了整个潮汕的革命进程。

公园中还有彭湃的雕像。刘文菊教授说,彭湃是最早引领陈波儿接触马列主义理论的引路人之一。1927年,来庵埠镇组织农民运动的彭湃和陈波儿相识,他经常给陈波儿讲革命的道理,让她深受启发,思想上获得了新生。同年,梅公毅、任泊生等一批革命青年也来到了庵埠镇,陈波儿又从他们那里了解到更多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关于苏联共产党、十月革命等革命知识。陈波儿到上海艺术大学求学后,又遇到了后为“左翼戏剧家联盟”首任党团书记的远房表哥杨邨人,在他的介绍下,陈波儿认识了上海艺术大学的李初梨、冯乃超等多位进步教授,深受他们革命思想的影响。正是在众多进步人士的影响和引领下,陈波儿开始走上了明星之路、红色之旅。

发挥艺术专长,走向广阔的革命“舞台”

刘文菊教授告诉记者,陈波儿文笔优美,酷爱写作,此前发表过不少文章,是一个大才女。一开始她并没有想过当电影明星,是因为革命的需要才走上了这条道路。

1929年,陈波儿参加了鲁迅先生等进步人士发起的“保障人权自由大同盟”,她是发起人之一,由此开始涉足政治。为了更好开拓宣传阵地,她发挥了自己的艺术专长,参加中共地下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上海艺术剧社”,开始参加左翼戏剧运动,演出《梁上君子》、《西线无战事》等多部话剧,成为中国革命戏剧最早的演员之一。

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蔡楚生暨潮籍电影名人史迹馆”里,也有大量关于陈波儿的事迹介绍。记者看到,从1934年到1938年之间,陈波儿涉足电影界,主演了《青春线》、《桃李劫》、《生死同心》、《八百壮士》等,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她成为广大观众热爱的明星,对从事革命进步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她经常以明星的影响力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的前沿。她参与营救“七君子”行动,参与成立上海妇女界救国会。她还组织上海妇女儿童慰问团,奔赴绥远前线进行抗日宣传,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这是她第一次以明星的身份奔赴抗日前线,发挥其明星影响力,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士气。

在奔赴绥远前线慰问抗日将士途中,陈波儿在北平观看了刚从延安回来的斯诺陕北红军摄影展,从此被黄土高坡红色革命的活力所吸引。1937年8月,她在南京由李克农、叶剑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11月,陈波儿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延安,丰沃的革命土壤让她迸发出了更多的创作热情,不久就参演了袁牧之导演的一部反映延安生活的话剧《延安生活三部曲》。

但很快她又因工作需要离开了延安,带领战区妇女儿童考察团到华北敌后开展工作,这是她第二次带队奔赴抗日前线。这次的考察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九死一生,但陈波儿不辱使命,带着考察团辗转各地,开展抗日民主戏剧演出活动,他们沿路拍摄的战区照片也成为宣传抗战的重要思想武器。

呕心沥血,为发展新中国电影事业争分夺秒

1942年5月23日,陈波儿参加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聆听毛泽东主席在会议上的讲话并与主席合影。

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庆和告诉记者,他在延安采风时看到了这帧珍贵的照片,毛泽东与文艺工作者们一起合影,陈波儿就坐在前排毛主席和朱德之间。

他说,延安是一个培养革命干部的大熔炉。许多中华民族精英、进步青年历尽艰难险阻投奔延安,接受最先进的革命思想教育,又奔赴前线,为革命做出卓越贡献。陈波儿就是这样一位坚定的革命者。通过座谈会以及对毛主席讲话的深入学习,陈波儿更加坚定了利用文艺这一武器,打击敌人、鼓舞同志的决心。她经常忘我工作,曾经两次晕倒在排练场。当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之后,她更加舍不得休息,争分夺秒地投入电影事业中。1945年,党中央决定成立延安电影制片厂,陈波儿抱病请缨,亲自前往上海、重庆购置器材。

1946年,陈波儿受命接收日伪“满映”,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创建工作,任“东影”中共总支书记兼艺术处处长。创建过程之艰难,在陈波儿侄女陈惠玲回忆父亲当年的经历情景可见一斑。

陈惠玲的父亲陈树立是陈波儿的四弟。陈惠玲回忆说,创建东北电影制片厂时陈树立曾前往协助过陈波儿。有一次陈树立回老家,年幼的陈惠玲看到一个耳套很好奇,问父亲这是做什么用的。陈树立告诉她,因为总是有特务前来搞破坏,他们保卫人员需要戴着耳套长时间趴在雪地里听动静,有些同志不戴耳套,耳朵都冻坏了。

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陈波儿依然做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主持拍摄了《民主东北》17辑,编导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并领导摄制了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

1949年,陈波儿调至北京任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处处长,并参加了开国大典。在陈波儿的组织调动下,仅一年时间,即拍成了《赵一曼》、《钢铁战士》、《翠岗红旗》、《白毛女》等26部故事片和一批新闻纪录片。

1950年,陈波儿倡议建立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这便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那时候,陈波儿已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担心电影事业后继乏人,因此希望能尽快开创新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

舍弃亲情,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

据亲人讲述,陈波儿直到去世,十多年没有回过家乡,中间好几年断了音讯,家里人是在报纸上看到她的名字才知道她还活着的。

为了革命事业,她和第一任丈夫任泊生聚少离多,以致互相误传对方已经离世;她也没能很好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经常要将儿子任克寄托他人照顾;她一直牵挂母亲,却直到1951年去广州出差时才托人将母亲接来,本来打算带母亲到北京颐养天年,没想到却成了她和母亲的永诀。

1951年11月9日,陈波儿在接母亲去北京途经上海时心脏病发作于翌日凌晨抢救无效逝世,享年44岁。

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她割舍了最为重要的亲情,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她的一生,是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艺术人生。

新闻推荐

千工万序采“珠玉” “芡实之乡”潮安区东凤镇下张村见闻

芡实苞子外壳多硬刺,采割者即便戴上橡胶手套,也难免会被刺到。刚从水田中采割上来的芡实。果实包裹在芡实苞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