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铺头兴业

潮州日报 2020-10-01 11:53

□吴奕东

归湖铺头,一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有山,后头山是也;有水,凤凰溪流过。山水间的故事,也如高山般常青,流水般源远。

踏上归湖铺头村的村道,一幅幅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远处群山连绵,苍翠欲滴;近处古色古香的白墙黛瓦迎着朝阳。站在村口的石阶上,远望,凤凰溪的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竹影婆娑,橄榄成林,风景如画。

除了美景如画,铺头村还有“表带之乡”的美称。我心怀期望,拜访从事表带行业多年的“兴业”厂长吴汉添先生。

说起兴业表带厂,铺头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潮州兴业表带厂是港胞林国英回乡投资创建的。

那时吴汉添叫上村支书林介详、会计老四,一起拜访林国英。故人见面,分外开心,主客坐定后,汉添把办厂的想法告诉国英,并陈述了乡村的困境。国英应允。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日,潮州市兴业表带厂正式在铺头村落户了,吴汉添任厂长,老四任会计,邱介祥协助。新厂与香港的“兴业公司签订了第一份合同:表带一条三角二,年五万元利润。

吴汉添无比兴奋,整个人焕发无限活力,虽然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他亲自挑选工人,年轻力壮的,有活力且勤奋的,心灵手巧的,优先录用,宁缺勿滥。他深知,工人的素质,关系到新厂的成败得失,关系到一个村庄的未来,关系到乡镇产业的兴衰成败!最终,新“兴业”录用了三十个工人,工资是一个月三十元,管理人员三十二元,这在当地可算是收入丰厚的了。

当时山区经济仍以农业林业为主,就是说,表带业开了山区工业经济的先河。

厂房建成了,厂规制订了,香港的设备来了,材料来了,技术人员来了,一切水到渠成,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表带的生产与加工是一门技术活,一点也含糊不得。选材、初次裁切、压皮、层切、填料、削皮,再次切割成形、缝线、磨边上色、再次磨边并上蜡、制作表带皮环、印上标志并装上表壳,每一环节,汉添都一丝不苟,亲自督查。如有不合意的,一定重来。

严格的要求,精细的管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有的表带做了改,改了做,大家齐心协力,都是为了一炮打响!

吴汉添亲自指导工人,并教导他们:“弟啊,凡事开头难,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工序,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对你们以后的人生会有深远的影响!”

吴汉添以身作则,常常早出晚归,以厂为家,家里的事,很少有时间打理,妻子有时埋怨丈夫,十年来少有一整晚两人共处。“他呀,就知道厂里的事,整天泡在厂里,都不知道有这个家!”幸好,说归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使他没后顾之忧。

第一期合同顺利交货,反映良好。这为这个位于穷乡僻壤的小乡村赢得了荣誉,赢得了香港老板的信任。于是马上就有了第二期第三期……

照这样三十个工人的规模,这样狭小的厂房,实在再也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了。一九八六年,厂址移到竹仔缘,厂房呈七字形分布,面积扩大了,工人增加了。到一九八七年,吴汉添又在仙洋创办了“兴业表带厂”分厂,工人数量一下子扩大了好多倍,增加到一千多人。四乡六里的人来了,小村庄顿时沸腾了。正所谓“种植大梧桐,引来金凤凰”,铺头,一下子成了山区里的工业模范村。

分厂的相继建立,使这里的表带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看着新生的一代工人,吴汉添时常激励他们,要努力工作,细心勤奋,工艺要精益求精,这样出来的表带才有竞争力。

石板路旁,60多岁的老兴如往常一样,坐在巷口做表带配件的手工活。每个月做手工赚到的三四百块钱,就是他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老兴的“工作桌”,是将家中简易的桌子改造而成的。他还巧妙地用木板隔成了“表带区”“零件区”和“加工区”,里面分别堆满表带零配件。

像老兴这样零星做表带加工的,不在少数,因方式灵活,既照顾到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表带工艺推动了归湖的经济,归湖几百家作坊,全镇一个月大约二百多万元工资,创造的价值,可想而知。

潮州市兴业表带厂培养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星火燎原般分散到各个角落。

自强者,人必助之。铺头村的村民坚信,经过自身的努力,将会再创辉煌!

新闻推荐

黄金周新玩法,15万元礼品等你来领 古城最潮州:一路有“礼” “章”显魅力

文旅驿站联盟的红色亭子。国庆中秋长假,潮州还有什么文旅活动?扫描二维码即可一手掌握南方日报讯(记者/苏仕日见习记者/黄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