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滨海旅游 “打磨成珠”方可交相辉映 “串珠成链”才能联动发展

潮州日报 2020-06-16 09:40

在旗头山上举目远眺,柘林湾景色尽收眼底。▲柘林港连为一体的海水网箱养殖形成“海上村庄”。▲海山镇“壀龙"滩涂自然景色颇为壮观。

总策划:江俊英邢映纯

总统筹:张松

潮州市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拥有“白鹭天堂”西澳岛、黄金海岸大埕湾、大自然地质奇观“海山壀龙”、世外桃源汛洲岛等多处旅游资源,发展滨海旅游条件优越。2019年饶平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73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同创历史新高。

今年饶平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红、绿、蓝”旅游文章,充分利用汛洲海岛等文旅资源,将饶平打造成为粤东后花园、康养地。近日,记者先后走访饶平柘林、海山、大埕等沿海镇,用脚步丈量饶平的海岸线,用文字勾勒滨海旅游蓝图。

□文/本报记者梁佳涛□图/本报记者陈宏文

西澳岛:白鹭天堂海上花园

西澳岛被誉为“白鹭天堂”、与南澳岛隔海相望、出入只能靠小船摆渡……带着对西澳岛的种种期待,日前,记者在柘林镇党政办主任林旭斌的带领下,乘坐渔家小船,前往探寻位于饶平柘林湾东部的这一处海上花园。

“欢迎欢迎,我们沿这条海堤路走,这条路是最近新修成的。”“那边就是南澳岛,那边是海山镇和汛州岛。”“西澳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有1400多人,大多以捕鱼和浅海作业为生。”热情的西澳村党支部书记李泽标向记者介绍起西澳村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

漫步在西澳岛的海堤上,凉爽的海风扑面而来,900多米长的滨海路蔚为壮观;举目远眺,海水网箱养殖连为一体,俨然是一座浮动的海上村庄;环顾四周,时有白鹭或栖息于礁石上、或穿梭于丛林间、或觅食于池塘边。据李泽标介绍,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成群结队的白鹭会从海上飞到岛上西南角的涌尾山,场面非常壮观。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记者不禁疑惑: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为何知名度那么小?西澳岛发展旅游的瓶颈在哪里?带着疑问,记者跟随李泽标继续探寻西澳岛。

走过海堤和沿海木栈道,记者来到位于西澳岛南边的白鹭天堂公园。一路走来,记者发现,与海堤路的干净整洁不同,岛内沿路和海滩不同程度存在杂物和生活垃圾乱堆乱弃的现象。“目前西澳岛发展旅游最大的问题还是垃圾处理问题,一部分是生活垃圾,另一部分是海上养殖废弃的泡沫浮球等。”林旭斌告诉记者,由于西澳岛没有桥与外部连接,垃圾运输只能通过船只,成本高、效率低。“不过,随着垃圾填埋场的建成,这个问题将有所缓解。”林旭斌说。

“看看,这里就是垃圾填埋场的位置,这边和这边将规划建设两个旅游码头。”李泽标摊开规划图,如数家珍地同记者介绍起西澳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项目。“目前,西澳岛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即将全面开工建设。”李泽标说,西澳岛新农村建设有26个项目,投资约1500万元,包括两个旅游码头、垃圾填埋场、商业综合服务区、道路拓宽等多个硬件提升项目。

记者见到,码头边上的几名工人正往岸上搬运建筑材料,村道旁的挖掘机正进行挖土作业。李泽标告诉记者,那是旅游项目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而村里面的道路正进行拓宽。“明年,西澳将大不一样。“李泽标说。

西澳岛与汛洲岛是柘林湾中两颗明珠,与汛洲岛定位于文化精品滨海小镇不同,西澳岛的发展优势在于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态,具备打造生态观光、海岛度假等旅游模式的先天优势。当前,西澳岛虽然名气不大,仍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由于停车场、餐饮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很多游客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近年来,饶平县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将西澳岛打造成为饶平的海上花园,带动实现全县滨海旅游的大发展。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旅游配套日臻完善,“晨观帆影与旭日共出,暮眺白鹭与落霞齐飞”的西澳美景将吸引更多游客前登到参观。

其实,在柘林港内,除了西澳岛外,还有旗头山、金狮湾浴场、七夕井、风吹岭古道、龟塔、蛇塔等多处自然奇景观和人文历史古迹。与西澳岛相聚不到2公里的旗头山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忠臣石、古炮台、天涯海角、青峰寺等多处古迹。而在旗头山下,金狮湾浴场每年吸引着包括潮州本地及汕头、揭阳、福建等地10多万游客前来游玩。目前,柘林镇正计划对旗头山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西澳岛与旗头山、金狮湾浴场联动发展、交相辉映。

大埕“月亮湾”:尚未开发的旅游处女地

从卫星地图上看大埕镇的海岸线,是一条弯弯的弧线,形似半月,大埕湾因此又被称为“月亮湾”。站在高处眺望大埕湾,白云、蓝天、海水、沙滩相互映衬,沿湾种植的防风林带,紧抱整个沙湾,既挡住了风沙,也净化了空气,仿佛一道望不到边际的绿色长城,形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当记者满心期待踏上“月亮湾”的沙滩时,却看到不少饮料瓶、包装袋等垃圾和废弃泡沫浮球随意丢弃的现象。此外,旅游配套服务较少,道路狭窄等也给记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你是潮州日报的记者吗?”“我是陈宗荣。”记者在沙滩闲逛的时候,一位皮肤黝黑、“渔夫”打扮的中年男子突然与记者打起了招呼。

“陈镇你好!”采访的前一天,记者与大埕镇副镇长陈宗荣约在“月亮湾”碰面,刚碰面时,陈宗荣的“样子”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

“我早上带队在海里清理违规吊养,你看到的这些废弃泡沫浮球就是刚刚清理上来的。”陈宗荣告诉记者,违规吊养对海洋生态和沙滩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也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大埕镇域内拥有7.8公里海岸线,沙滩平缓、海水清澈,发展旅游的基础非常好。但由于违规吊养现象严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月亮湾”旅游迟迟难以实现大发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要让渔民彻底放弃违规吊养,除了严厉打击之外,必须解决渔民的谋生出路,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才能水到渠成。”陈宗荣说。

陈宗荣认为,“月亮湾”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要实现大发展,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对整个区域进行编制规划、旅游景点景区开发、酒店建设、民宿经营等,掀起社会投资“月亮湾”的高潮,从而带动渔民转变生产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其次,要提高旅游交通能力,结合四好农村路、滨海公路等推进,旅游交通建设,在保障交通便利的同时,同步改善环境提升品位,提高旅游体验。

海山壀龙:形成于5000多年前地质奇观

在海山镇镇区黄隆外头埔,有一条形成于5000多年前的“海滩岩田”长堤,总面积2875公顷,设定为保护区的面积为475公顷,千百年来遮风挡浪,“护境安民”,因形体酷似巨龙,被海山人民尊称为“壀龙”,又称“中华海龙”。

在黄隆外头埔海滨,记者看到,“壀龙”呈东西走向,起伏有致,形成“一”字形的整体天然屏障,横卧于海滨,保护着海山镇大片良田。当地渔民黄阿婆告诉记者,其实,当地居民以前住的房子,多数是用“壀龙”海滩岩石砌成的,不过如今“凿石建屋”已经成为过去。

1999年广东饶平海山海滩岩田被列为县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000年被列为市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列为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是全省仅有的3个地质遗迹保护区之一。记者还从海山镇镇政府获悉,为加强对“壀龙”的保护管理,镇里成立专门的巡逻队,不定时开展巡逻管理,并建设瞭望哨,开展周边环境整治等,保护区管理日臻完善。

海山“壀龙”地质特征奇特、自然风光秀丽,在自然史、地理史、矿物史和考古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投资开发建设海滨公园、地质博物馆、科考教育基地的绝佳选择。记者从饶平县文广旅体局了解到,除了加强日常巡查保护以外,海山“壀龙”项目目前已编制完成《中华海龙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保护规划》。此外,还计划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开发模式,进一步加强开发利用工作,规划建设海滨公园、地质博物馆、旅游度假村等业态,重点开发研学教育、旅游度假市场,与汛洲岛、西澳岛联动发展,将海山“壀龙”真正打造成为,集旅游、研学、度假等为一体的中华海龙地址遗迹保护区。

■?记者手记

几天的行程下来,饶平沿海诸岛丰富而又独特的自然资源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交通不便、卫生状况不佳、配套不完善等共性问题却令人惋惜。接下来,如何以海岸线为纽带,把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各个景区景点“打磨成珠”、“串珠成链”,将是饶平发展滨海旅游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如何“打磨成珠”?一方面需要学习国内外知名海岛游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是注重“内功修炼”,在招商引资、基础完善、环境提升、配套健全等方面下苦功夫。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明珠“串珠成链”。记者认为,要坚持“软联通”和“硬联通”相结合。“软联通”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抓住沿海经济带建设机遇,跳出“一地一域”发展思路局限,建立健全滨海旅游决策协调机制,科学全面做好全县滨海旅游规划,坚持各海岛、各景区差异化发展,避免同类竞争。同时要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充分运用5G、VR等技术,开发一系列滨海旅游线上产品。“硬联通”方面,要加强路网建设,建设一批环岛路、海滨大道、观光栈道,旅游码头、停车场等,全面提升滨海旅游交通能力,辐射带动整个沿海片区旅游活力。

如今的潮州港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海山壀龙、汛洲岛、西澳岛、大埕“月亮湾”等的保护开发建设也被提上日程。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饶平海岸线上的这几颗“明珠”将成为粤东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王牌项目,滨海旅游也将成为饶平参与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砝码。

新闻推荐

省妇联领导到潮州市调研 凝心聚力谋改革 夯实基础筑根基

本报讯(记者黄琼)11日,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冯玲带队到潮州市开展调研活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文森参加相关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