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笔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摘要:“笔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必要的阅读方法。使无形的智力活动留下有形的痕迹,不仅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激发思维、启迪创造,而且有利于二度阅读,更能显示“笔读”在帮助掌握阅读内容方面的实质性意义。依据阅读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笔读”训练可以分为:认读性“笔读”,理解性“笔读”,评价性“笔读”,记忆性“笔读”四个层次分层进行。
关键词:“笔读”;认读;理解;评价;记忆
“笔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手、眼、脑并用,为了帮助认读、理解、评价、记忆,对阅读材料进行圈划、批注、编写等的一种动笔操作。它把隐性的东西发掘出来、加工,结果以外显的信息输出形式表现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笔读就是作笔记。
由于“笔读”使无形的智力活动留下了有形的痕迹,这不仅利于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激发思维、启迪创造,而且利于二度阅读,显示了“笔读”在帮助掌握阅读内容方面的实质性意义。此外,“笔读”更具有在帮助掌握阅读方法的形式性意义,也就是说,“笔读”不仅有助于“读会”,学生一旦掌握了“笔读”的技能,还有助于他们有效地发展“自能读书”的能力。实践证明,“笔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稳定注意心理的意义。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光动耳听书或光动眼读书,对大脑感受器的刺激是单一的、持续的,这容易导致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而课堂上的动笔读书则以手的操作牵动了耳、眼、脑的综合协调活动,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阅读心理过程的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活动步步“到位”,与剥夺学生动手自主权的“满堂灌”式教学相比,其课堂教学优化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笔读”。
依据阅读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笔读”训练可按以下几个层次分层进行。
一、认读性“笔读”
认读是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和辨识,认读的质量取决于文字的正音、辨形和解义。由于限于个别的、局部的感知,所以“笔读”时应该注意按照感知的整体性特点,联系字词的相近或相关因素(形似字、固定短语等),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文字加以认知,把不同单位语言的差别性、组合性当作把握某一单位语言特征的背景,防止混淆和遗忘;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单个字词作孤立的注音释义,这在认读性较强的文言文教学中尤显必要。如文言词“如”注“到……去”不防连带注上“适”、“造”等类似意义的词;又如“速”的“招致”、“邀请”之义不容易记,可旁注成语“不速之客”以帮助记忆等。
二、理解性“笔读”
“理解”这里指的是: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透过文字表层的结构意义,去理解其文字表层结构下所蕴含的意义。如对文本的理解:可在标点符号后划分层次;圈划出有过渡、照应、等结构意义的词句,适当加以旁注;可圈注重点词语或重要的表达手法,去发掘这些词句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等等。如上朱自清的《春》,可以引导学生在“盼望着,盼望着”注上“反复,表急切”;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的“一切”圈注“整个大自然,总写”;在“欣欣然”注上“高高兴兴,拟人”等。这样通过“笔读”,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等作了全面深刻的立体剖析,从而把对课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除了标画圈注外,还应该训练学生用提纲法辅助理解。如上朱自清的《春》可以指导学生编拟出“盼春绘春:轮廓、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赞春”的线索提纲,这样对课文的借物抒情,赞美春天有更完整、更深刻的理解。
三、评价性“笔读”
评价基于理解,也高于理解,是在掌握课文客观意义的基础上反映读者鉴别、欣赏的主观态度。所以,“评”、“批”之类的评价性“笔读”应结合“注”之类的理解性“笔读”进行。如《春》一文中描绘花的文段的笔读可如下: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注上“动作热烈,拟人,实的”;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注上“色彩美,比喻、排比,实的”;在“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注上“联想,果实,虚的”。又在“红的”、“粉的”、“白的”圈注“对应前面的桃树、杏树、梨树,不可互换”。这就是在理解了课文中春花秋实的写作顺序后,品赏到文中百花争春斗艳,花香诱人,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甜美的果实,实与虚相结合,既恰当地理解了文中作者的写作顺序,又恰当地评价了作品中对春花的美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和准确、传神的炼字。
评价性“笔读”也不仅仅限于圈点批注,也可以采用写札记、心得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笔读”,不仅利于阅读的深化,而且利于写作的训练。
四、记忆性“笔读”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听写、写读,有利于学生内部(大脑)记忆,写读是指在大致读熟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默写,对照原文后针对错漏之处再读。写读是一种尝试回忆与阅读交替进行,而且以手助眼、助口、助脑的积极学习方法,比单纯阅读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另外,为了外部(备忘)记忆,还应该训练学生学会抄录、做卡片摘记等,这在课外阅读中尤为重要。
在教“笔读”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有的放矢,合理运用。第二,循序渐进,先“扶”后“放”。第三,反复实践,形成技巧。这样才能娴熟地掌握各种"笔读"技巧,有效发展“自能读书能力”。
可见,“笔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必要的阅读方法。训练“笔读”,甚至应该把“笔读”作为一种常规的阅读操作。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做到“不教"笔读"不教读”。
潮安区浮洋镇实验学校柯楚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琼通讯员安宣)为深入推进法治扶贫“六项行动”,潮安区司法局切实加强对省定贫困村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