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林大钦为何要疏请归养
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乡的林大钦故居——状元第。安静声音 摄
□林树源
潮汕唯一文状元林大钦授翰林院修撰后,在朝供3个年头实只有1年多,便以“母病”为由,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疏请归养,回家乡继续执其教鞭,过上清贫的生活,再也没有入朝或到别的地方为官了,因而对其疏请归养以至隐而不仕便有了各种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他的疏请归养该事出有因。
疏请归养出自孝道
林大钦是有名的孝子,对其慈娘更是孝心诚笃。家庭经济的贫困,养成了他的敢于担当精神。未入塾读书时,他靠牧牛赚钱帮家庭维持生计,以宽慰双亲之心。尤其是18岁(实16岁)那年,其先君驾鹤西去,生活愈加拮据。他虽极为悲伤,但不气馁,因为家有老母需靠他侍养,即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毅然挑起孝养慈亲的重担,小小年纪便走上从教生涯,还利用教学之余帮人抄书写信,多赚点笔墨生涯的钱,让老母的生活能过得好些。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一以贯之地孝敬慈娘,不会因为夺得状元桂冠,便忘了娘亲,而是因为老母亲不在自己身边,日夜思念之情更笃,即将先慈接到京城来奉养。
谁能想到呢,他的慈娘却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到京不久便疾病缠身。从他复襟兄翁万达的信中:“老母卧病,侵寻已七八月,此情如何能言!”(《复翁东涯〈时为梧守〉》)便可看出其时他非常焦急、忧伤。在他看来,母亲的安康比什么都重要。他在《怀古三首》其三中表明:“身名渺不营,好爵何足论。”在《与孙西村》的信中,他说得更为明白:“人生不须做官,只能孝亲、弟长、亲贤、爱人……”正因此,他毅然作出“乞归”的决定。这就是他疏请归养的初衷啊!
“乞归”得到恩准后,他即侍母回故里,“爰出都门,沿途就医,多方调理”,特别是回家后,“缘母衰弱,病源深笃,今春徂夏,转见虚怯,汤药靡效”,他更是“怀忧百端”(《与李序庵阁老》),苦不堪言;也就更为周全备至地精心侍奉汤药、照料老母,尽其孝养之志。他在《与李序庵阁老》信中如是说:“钦少孤孑,内无兄弟”,而认定“北土风高,不可再出矣。”并从孝道角度强调不能再出仕的原因:“爰母在疾”,是“义不可离”的啊!
嘉靖十九年(1540),林母因病医治无效而仙逝,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先慈弃养……哀毁之余,五情崩溃,形神凋丧,殆不欲生,从兹为废人矣。”(《与翁东涯》)故在葬母的归途中,由于哀伤过度而咯血,害了一场大病。即使是在老母谢世之后直至他本人病逝之前,他还常常“望云兴悲,对鸟泪下。居则若有所亡,出则惘然不知所往”(《复翁东涯》),久久未从丧母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隐而不仕缘于崇儒
他疏请归养以至隐而不仕除出自孝道外,还有其他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的是缘于崇儒。
作为一名传统的读书人,林大钦以儒者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目标。在《廷试·策》中,他便写出针对当时百姓“冻馁流离”之苦和“冗员”“冗兵”“冗费”三弊的社会现实而提出“均田”“择吏”“去冗”“省费”“辟土”“薄征”“通利”“禁奢”等八项治国利民措施,已集中体现出了他的民本思想。他的出仕正是要为国为民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嘉靖皇帝赏识的只是他的文章,而不是他所提出的治国救民良策,对于他所提出的良策根本就不想采纳。孟子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5章中说过:“……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他的疏请归养,岂无此意吗?!他的《廷试·策》虽是应试之作,但所提出的治国救民措施,应是对嘉靖皇帝的忠诚进谏啊!进谏不被采纳,他自然要像儒家圣贤一样,“不得其言则去。”应该说,这是他隐而不仕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明代的资本主义已开始萌芽而封建君主专制却进一步加强,故社会矛盾和积弊更突出,特别是到了林大钦应试之时,已是“世事乱如麻,结绶生烦冤”(《怀古三首》其三)。可以说当时的明朝已是“邦无道”。孔子在《论语·宪问》1章中道明:“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面对着明代当朝的“邦无道”,状元爷确实“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7章)
再说,将其考卷呈给嘉靖皇帝亲裁的汪鋐和张孚敬,应为他的宗师。按当时制度,状元对宗师应是百依百顺,可是汪鋐和张孚敬却是令群僚侧目的权奸。不阿权贵、不慕豪富的林大钦并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当他革除时弊、治国兴邦的壮志难于实现时,他效仿儒家圣贤的做法,选择“贤者辟世”,急流勇退,归隐田园,何况老母到京后便疾病缠身,他便以母病为由疏请归养,以至隐而不仕。
归隐田园后,他心中总是念念不忘百姓“冻馁流离”之苦,才会有“经济惭长策”(《生日》)——无法实现治国救民良策而深感自愧;才会由此而产生郁闷心绪,以至“病体羸弱”。这该因辞官归隐,“流落丰草”(《诗·自叙》)吧。这无不真实地反映出他的“身屈道直,视死如归;身隐道彰,没齿无怨”(《复杨方洲兄》)。他正是以其人生经历、爱国爱民情怀,凸现出他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尽管他已隐不仕,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受到现实无情地冲击,但仍坚守着洁净不受尘俗沾染的情操。这正是他的忧国忧民耿耿襟怀和恪守人生洁美德行的具体表现。
此后,他的爱国爱民也转化为另一种升华:一方面他“独赏通玄理,高歌慰素思”(《步月二首》其二);另一方面他不忘初心,只要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就无不为之。归隐田园后,他除了热心公益,主动请缨负责修堤防水患和为家乡修建宗祠、重修宝云岩外,便继续夺魁前老本行,为国为民培养人才。因为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故不仅将毕生精力全都投入到培养人才上去,而且通过边讲学、边研究、边著述,以自己的真知灼见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道统,并针对当时教育普遍存在的弊病,以己之先见之明,着力解决好为学之难,坚决反对只凭考试来评定为学者的优劣,大力倡导“广教育才之道”(《刑教》),特别是注重为学者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教育。
新闻推荐
潮安区迅速传达贯彻李希书记在潮州调研检查时的讲话精神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本报记者杨燕芳通讯员朱玉娴省委李希书记到潮州调研检查之后,潮安区第一时间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李希书记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