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凤凰镇叫水坑村:打造叫得响品牌的“桃花源”

潮州日报 2020-04-24 10:02

本报记者詹妙蓉

发展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潮安区凤凰镇叫水坑村是省定脱贫攻坚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也是全市四个自行帮扶村之一,曾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导致经济落后。去年以来,叫水坑村依托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名茶产业优势,携手进村帮扶企业,通过“公司+经济联合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增强造血功能和建设特色乡村全域旅游体验区为目标,着力抓规划促提升、抓产业促振兴,打造叫得响品牌的“桃花源”,走出了一条以“托管联营”“村企共赢”为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小茶叶”助推脱贫攻坚“大事业”

要致富,先修路。走进叫水坑村,一条宽敞整洁的柏油路在绿树掩映中逶迤而来。这条投入900万元修建的进村柏油村道,是潮州各村“四好农村路”的率先典范,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点”。据叫水坑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蔡庆辉介绍,截至目前,已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12条通往茶园的机耕路,总长超过6公里,并完善灌溉配套设施建设,方便村民劳动耕作,减少劳动成本。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过去,全村茶园比较低端、业态原始,茶叶卖不出好价钱,村民靠卖茶的收入并不高。”蔡庆辉说,为此,村成立了叫水坑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建立脱贫增收长效机制,创建单丛茶产业的发展平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与贫困户茶叶产供销利益联结一起,带动了11户有劳力贫困户和其他村民发展茶叶生产,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村里鼓励村民以投资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生产,规范生产技术标准,并聘请资深茶叶种植、制作专家进村培训,指导农户优化种植,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带动村茶叶产业升级。蔡庆辉说:“我们充分发挥村经济联合社的作用,通过消费扶贫向贫困户、村民收购茶叶再加工,发动茶商和帮扶单位向村购买茶叶,解决茶农的销售问题。”

叫水坑村还与潮州市玉瑶山庄生态旅游公司达成契约,计划投资近50万元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改良茶叶品种,实施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引进无公害农科技术,全方位进行品牌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以高于市场价格包购包销,保障茶农增产增收,推动名茶产业做优做大。

凝心聚力做好“红”“绿”两篇文章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也离不开生态宜居,如何让两者有机结合、共荣共生?蔡庆辉告诉记者,去年,叫水坑村引进玉瑶公司作为村全域旅游投资主体,合作创办“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把村集体、公司、贫困户联系起来,让村民享受收益兜底分红。

基于“乡居醉美、红色热土、休闲慢境、全域体验”的生态发展愿景,叫水坑村致力做好“红”“绿”两篇文章,推动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融合创新,进一步提升自我“造血”能力,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成为乡村时尚新风。

“红”的文章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叫水坑村下辖内峎、外峎两个自然村。1934年,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在叫水坑内崀村成立公厅,在半山处设立县委印刷所,村民给革命军供应竹制军壶斗笠、草鞋草药等物资,成为抗日韩江纵队、凤凰山游击队的有力后勤保障,为创建浮凤苏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帮扶单位多方联系筹集资金,对叫水坑内崀村公厅进行修缮整理。蔡庆辉介绍说,村以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为核心,联接草甸区碉楼战壕,建设红色文旅体验线,以特色民居民宿为载体,按标准配套建设“革命大讲堂”,打造革命文化宣教基地,建成了“红色文旅区”,让游客沿途参观革命遗迹,聆听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

在叫水坑村,有一片1500多亩的竹林,漫步其间,满目翠绿,竹影婆娑。蔡庆辉说,这正是叫水坑村做好“绿”文章的切入点——盘活竹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村里配套建设休闲步道、观览亭榭、生态驿站等设施,并升级建设“智慧森林”体验区,把6D电影院从室内搬到自然环境里,给游客营造耳目一新的森林慢生活体验意境。玉瑶公司还发挥自身农业产业优势,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在全村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布植观赏花卉苗木6000多株,美化村游览环境。蔡庆辉说:“在叫水坑村,游客除了沿茶园观光栈道散步,以后还可以进茶园参与采茶制茶,亲身体验农事劳作,让游客通过系列沉浸式体验,感受凤凰茶的魅力。”

2019年,叫水坑村被评定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如今的叫水坑村,以乡村特色旅游为龙头,全村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蜂蜜生产、竹编加工、餐饮购物、民宿客栈等特色产业日趋兴旺,村民安居乐业,八方游客蜂拥而至,主客共享共谱人与自然生态华章。

新闻推荐

寻衅滋事辱骂执法民警 一男子被行政拘留

本报讯为打击利用网络寻衅滋事违法犯罪,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潮安警方近日抓获1名利用网络寻衅滋事、侮辱执法民警的违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