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防控+社会治理 潮州湘桥有支24小时 志愿服务队
“非常好,他们都是好人!”4月15日,平衡感依旧失调的陆家锋(化名)说,潮州老家的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都很关心他。肢体重残二级的他,为了锻炼自己,几天前,选择独自出门,从潮州前往广州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以前的陆家锋并没有这么阳光。2015年7月,25岁的他因为车祸导致伤残,他还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
得知他的情况后,湘桥区西新街道布梳街社区干部和24小时志愿服务队主动与他联系,经常上门聊家常,了解其困难和诉求。很快,大家帮他办理残疾人证,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近期,在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们还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前几天还为他提供了一份简单的工作,让他回归社会。经过多次沟通和耐心服务,陆家锋彻底放下戒备和心理包袱,积极面对人生。
24小时不打烊助力防疫
24小时志愿服务队全称是“西新24H·志愿服务队”,成立于去年6月。这是来自西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
顾名思义,这支队伍24小时不打烊。这源于辖区一些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
西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谢焕杰回忆说,有一次新桥社区一位孤寡老人,晚上在家摔成重伤,幸好邻居发现后告知社区干部,居委和街道的干部及时赶到把他送到医院治疗。“但如果在深夜发生意外呢?这个事件引起我们的思考。”于是,他们决定,开展24小时志愿服务。
志愿者们每月或每半个月便上门走访,与服务对象聊天沟通拉家常,了解思想动态,增进感情交流。他们还印制了24小时志愿服务名片,上面留有作为服务热线的手机号。“有什么需要就打这个电话,尽管说。”
24小时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不仅在西新街道发挥了不少作用,还辐射到意溪镇。
“24小时志愿者,能够在帮扶对象需要帮助的任何时候都及时给予回应,并及时介入采取帮扶措施,成为连接街道党工委和群众之间很好的桥梁,协助维护社会稳定。”西新街道党工委委员谢丽丽说,这在疫情防控期间,显得更加重要。
近期防疫阶段,志愿者们为每个帮扶对象都送去口罩、消毒液,帮他们屋里屋外消毒。为了减少孤寡老人出门,志愿者们还帮他们买好肉菜送上门。一系列暖心措施,让他们安心居家防疫。
服务特殊群体
补位基层社会治理
事实上,这支队伍从一出生就带有不同的使命:西新街道以此来探索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协同、志愿者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路径——在党工委的领导下,由当地团委直接指挥,志愿者们参与区域深度的社会治理。
在基层,有不少诸如陆家锋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更稳妥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打通,让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谢焕杰认为,除了党委、政府的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努力外,一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志愿者队伍将是有效的补充,同时也是绝佳的媒介和桥梁。
谢焕杰说,有别于一般的志愿服务,这支志愿者队伍通过结对帮扶形式,为辖区社矫人员、吸毒人员、失独困难家庭、残疾人、低保户、独居老人等各类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在服务的同时,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动态情况,为党工委、办事处提供稳控工作决策参考依据。倘若该群体发生突发情况时,则能通过长期跟踪的管理动态所积累的一人一档,制订精准的工作措施,缓解社会矛盾并消除不稳定因素。近期,在疫情防控中,这支队伍也体现其重要性。
既是党员又是湘桥区人大代表的郭镇和与谢焕杰一拍即合。郭镇和还是有着2000多名员工的潮州市滨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担当志愿服务队队长,并动员公司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很快,不少长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员工报名参与。
“一开始志愿者队伍有8个人,慢慢增加,现在有16个人了。”郭镇和介绍说,除了自己的员工外,还有公司外的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
布梳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卫君说,社区干部只有7人,辖区里有1900户共7200人,志愿者的长期定向服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社区更和谐了。
南方日报记者苏仕日达海军
新闻推荐
兴利路一处窨井盖丢失,道路另一边破损严重。本报记者庄园摄本报讯(记者丁玫)湘桥区兴利路是连接北站西路、外环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