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乐美学,在探索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古筝艺术必须接受其音乐美学内涵的制约,在教学上也必须自始至终与审美教育紧密相连。——江门市老干部大学古筝教师翁丽敏
古筝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音乐家的青睐。
筝是一门以演奏为主的音乐艺术,在感觉主导的基础上拥有其自身的特点,经过时间的积淀,古筝演奏经历了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
筝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归根到底是审美的艺术。古筝艺术必须接受其音乐美学内涵的制约,在教学上也必须自始至终与审美教育紧密相连。对当代成年人学筝来说,他们社会阅历丰富,知识结构较系统,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决心、耐力和自控力。在对成年人进行古筝教学时,需要按照成年人这一特殊客体的特征思考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必须由浅入深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才能不断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优化他们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讲,审美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色美。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区分各种音乐的基本特征。不同的音色,产生不同的美感,比如笛的清亮、埙的苍凉、箫的幽咽、二胡的委婉,都是由乐器自身独具特点的音色所决定的。古筝的自然音色晶莹、明亮,刮奏一下,似流水淙淙,沁人心脾。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取得古筝最美的自然音色,如右手的力度、下指触弦的深浅、触弦的时值等,无不影响着音色的变化。在掌握了自然音色的各种变化之后,再告诉学生要巧妙地将它们运用于乐曲的处理之中,让音色的明、暗、刚、柔为乐曲的内容表现作服务。
二、韵律美。古筝左手按滑吟揉所产生的韵味,独具特色,是其他乐器所不能比拟的,往往通过左手按弦之以韵补声而取得,故而独具韵味,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乐曲刻画了寒鸦徘徊、嬉戏于水中的情景,运用了流利轻快的滑音、按音和颤音,其“苦音”的表现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使旋律别致、幽雅,更有一番意境。
三、意境美。古筝曲中,无论是传统曲目,还是现代创作曲目,大都有很好的意境,如《渔舟唱晚》里所呈现的那种“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乃是一种恬美;《洞庭新歌》中所描绘的那种“长烟一空,湖光潋滟”的意境属于秀美。让意境美充分表现古筝音乐所独有的特色,对乐曲的教学进行充分延伸和拓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四、形象美。筝曲中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我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的同时,抓住有特性的音调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秦桑曲》中,我一面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思春》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情境,用它来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的小快板,我则让学生联系到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通过这些美丽而鲜明的形象语言塑造,以及通过不同的音乐作品,能获得不同意象的共鸣或者愉悦。
五、仪态美。从学筝之初要求正确的坐姿、手势开始,就要要求学生注意演奏的仪态。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做到心随情表,体随心动,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身份自然端庄,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身份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这些都强调自然,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上面讲述的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受最深的几个侧面,实际教学中,它们是互相关连、互相渗透的一个整体。古筝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在不断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新闻推荐
潮州市渔政支队严打非法捕捞 查处韩江段涉嫌违法电鱼行为12起
本报讯(记者杨燕芳通讯员柯菁)今年来,市渔政支队集中对韩江干流潮州段和东溪、西溪、北溪等支流进行检查,严厉打击“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