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上看风景

汕头日报 2020-03-21 03:02

■ 陆利平

到泉州自然要去游览洛阳桥,就像到潮州一定要到湘子桥一样。现在,我就在洛阳桥上,走走停停。走,是为了看风景,我的脚印覆盖在千千万万人的脚印之上,脚下的石板已经受住了千百年来的负重责任;停,也是为了看风景,不见了水天一色的壮观,却感受到那海不扬波的诗意。

最早知道洛阳桥是在书本上,说是中国古代有四大古桥,洛阳桥便是其中之一,那时还以为是河南洛阳市的洛阳桥呢,原来它是位于泉州城东约13公里处,又名万安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500根,规模宏伟,工艺卓越。

洛阳桥是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6),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兴建。但我想,她所代表的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由于海底淤泥堆积严重,为了使桥墩不产生沉降,造桥人首创“筏型基础”建造桥墩,并发明了“殖蛎固基”。即是在桥下的石块上养殖大量的牡蛎,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固成一个整体,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其实单是那一条条的做梁板用的巨型条石,在那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年代,将这些石条从山上运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当我踏上洛阳桥时,已是2019年5月一个晴好日子,古桥等我已近千年。千年时光,沧海桑田,造桥人不见今时月,今时人在桥上发思古之悠情,搜寻一个不老的传说。

站在桥上,我看到一个个惠安女来往于桥上。惠安女是勤劳的代名词,在福建流传着一首歌: “一顶金色的斗笠遮住世间的风雨,花头巾里藏着惠安女的神秘。”歌名就叫《惠安女》,唱出了惠安女的勤劳和神秘。这里男子要出海打鱼,家里大小事情就由女子打理,因此,不论耕田、锯木、扛石头、拉板车,还是雕石、织网、经商做买卖,都是女子一肩扛起;敬公婆、教子女,家里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里里外外一把手,惠安女成了勤劳的代名词。

惠安女是最好认识的一个群体,她们的服饰奇特,头披鲜艳的花头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极富地方传统色彩。惠安女为何偏偏要露出肚皮来呢?这里民间传说,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过此地,地方官吏为显地方富足,下令打制银腰带系于女人裤腰上,并弄短上衣以便让银腰带显露出来。从此,佩带银腰带作为财富的象征一直流传下来。三分姿色,七分打扮,惠安女这一身服饰更显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打石、扛石头是粗重活,在这里,惠安女打石、扛石头,是经常见到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惠安女到我家乡打石。

说到石头,不能不说一下惠和石文化园。这里展示的是从女娲补天遗留下的石头到日常用的石头,从本地的石头到外地的石头乃至世界的石头,自然的石头,创意的石头,山水的石头,动物的石头……而最令人称道的是在石头上雕刻出各种图案。也就是说,这里不仅展示闽南民间工艺精品,还汇集了盘古开天以来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石缘故事,展示中华几千年来石文化的发展演进以及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佛教文化、瑞兽文化等。

凿子在黑胆石面上轻重用力,轻者线条呈现浅黑,重者线条呈现出白色,黑白分明的线条组成变化万千的图案,特别是人物造型更是栩栩如生,这被称之为“绣”石头,而“绣”工都是惠安女。导游说,每一位技工必须经过三年的美术学习,然后再经过三年的跟师实践,才能独立操作雕刻。在这里,石头文化留给游客想象的空间,惠安女则更多地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感动。

想想,一块石头做到如此精致确是颇费匠心了,我的思绪忽然飘到千年前的造桥人,这一块块无声的石头,被打击成或四方或菱形或条状等规格,垒起桥墩托起梁板,建成了一座屹立千年的大桥,也是将石头做到了极致。

游洛阳桥,当地人说最好是早晨,晨曦笼桥,别有一番情愫;或者黄昏时,斜阳夕照;或者绵绵细雨中,体验烟雨之中,往事越千古,更有一番飘逸韵致。但此时已是华灯初上,柔和的橙色灯光显得与这古桥及桥下的海水更为协调。独自一人,凭栏远眺,一阵不期而至的静怡微风带着海水轻拍在桥墩上传来的“哗啦哗啦”声,还有那晚归的啁啾鸟鸣声令我心轻轻一颤,是从遥远岁月吹来的天籁之音——“南音”。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南音。南音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师范学院是南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我们有幸听了泉州师范学院的教授为我们专门开的讲座,教授还带学生现场演奏了几支南音传统曲目,让我们一饱耳福。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此时,在这古桥之上,在这海之上,回味着那乐音,有黄钟大吕,也有冉冉低音。这是一种绕梁之音,一字绵长,一首低婉,一曲高昂。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潮剧。潮剧,中国十大剧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上千年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人情谊的重要纽带。

第一次看潮剧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友好乡村的剧团来我们乡里演出《十五贯》,我们乡还赠送了一幅绣着“万紫千红”字样的眉幕。演出不仅吸引了本村村民,周边村好多人也赶来观看,场面甚为壮观。第一次看古装潮剧演出,只感到那服装艳丽无比,女角头饰珠光熠熠。舞台旁边还有字幕,只是音响不太好,是用大喇叭扩音的,但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印象中,《荔镜记》是一部妇孺皆知的潮剧,上世纪80年代初,镇电影院几乎整整一个月专门放映这部潮剧,还场场爆满。《荔镜记》讲述了潮州城大家闺秀黄五娘与泉州才子陈三的爱情故事。原来,几百年前,泉州与潮州就已是姻亲了……

站在洛阳桥上,眼里看到的是一片泛白与深黄的石头,视线却模糊成了一条大青石的桥,桥上有亭阁,桥的中间还有一只只船只串联起来的“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她全长520米,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跨越韩江……对了,那是湘子桥。

站在这桥上看风景,我想,已有人在看我的风景了。

新闻推荐

潮籍文艺工作者“隔空”创作公益歌曲 《爱的薪火》为抗“疫”鼓劲

本报讯(记者吴育杭)日前,由潮籍歌手袁东方作曲演唱、郑皓丹(潮州阿舍)参与作词,多地音乐人“隔空”制作的抗“疫”公益歌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