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现象 警惕大温差惹病 如何防止“大温差”惹病

潮州日报 2020-01-12 10:01

陈锦荣

近日,天气“反常”,出现了该寒不寒的暖冬现象,导致了受寒感冒和老病复发现象不减反增。这是为什么?原来,致病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出现的“大温差”,这种温差,不仅是昼夜的温差,而且是户内外的温差、不同地段的温差,而往往会出现了“外暖内寒”,即日照多的户外,日照多的南向阳光地段暖,而其它背光地段寒的现象。

不少人在穿衣上有“从一而穿”的习惯,即早上起床视气候变暖而少穿,变寒而多穿,但日间气候变冷就由于怕麻烦而没有“换装”了,这对于多数身体强壮、免疫力好,适应能力强的人,可能会不成问题,而对于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少年儿童可能形成了一种威胁,轻则导致受寒感冒,重则老病复发,使一些慢性病出现“急性发作”的危险。

为了防止“大温差”惹病,首先是要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人体的体质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即可以通过冬季的户外肢体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拳、跳舞、旅游、唱歌等,让身体处于“生命在于运动”的良好状态,让气血通畅,就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人体适应“大温差”的能力。

冬季进补也是提高人体对大温差的适应能力。如一些身体比较虚寒的人,可以炖点参茸之类补品,对一些体内有积火的人,要主动用中草药清除积火。因为体内的积火(多数是某个器官组织的炎症)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出现了潮州人所谓的“浮火拉做健”而容易受寒的现象。在食疗方面,对于寒身或平身的人,可以选择吃“胡椒炖猪肚”来补脾胃中气,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来温补养血,用洋参炖粉鸟来补气,这样也可提高人体对大温差的适应能力。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防止大温差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潮州人常说的“穿烧赢过食补药”,即是用穿着来适应气候的升降,即要主动应对,不怕麻烦,每天最好根据温度变化来换衣服,笔者就是这样做,对于老弱病残与小儿者,宁可多穿些,只要不出汗就行。

大温差下容易受寒感冒的类型,多属于“内积火而外感寒型”,即内有积火而外受内寒,出现了恶寒少而发热多,即出现流涕或鼻塞、口干口苦,头痛身痛,食欲不振的现象,在治疗上要内清积火,外散风寒,常用方为银翘散加减,药用:银花、连翘、淡竹叶、板蓝根、桔梗、柴胡、前胡、防风、苏叶、甘草等。

“大温差”下慢性病人要注意

对于一些在大温差下,容易惹病的慢性病人要特别注意:

呼吸道疾病的慢性病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病人,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对于胸部与背部的保暖,一旦发现受寒,要马上求医。由于冬季气候比较干燥,一旦有感染气管与肺炎,除了用西药抗生素外,可以用中药来润肺止咳,常用方为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杏仁、浙贝、沙参、栀子、淡豆豉、梨皮,加上鱼腥草、桔梗,肺热重加黄芩、石膏,有痰加橘红或陈皮,咳嗽厉害者加上前胡与百部等。

心脏病人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因心梗而放置血管支架、冠心病者都要重视防寒防热,要特别重视保护胸部,如穿棉背心。对于高血压病者,也要重视在忽寒忽热时令血压波动,遇寒升高的情况,要加强保暖,及时服药。

胃肠病人主要是胃炎、胃溃疡、胃癌、结肠炎、结肠癌。对于大温差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一些人认为暖冬就可以吃冷饮、吃凉拌、吃水果,因为这些冷食冷饮对于原有胃肠病者,容易诱发老病急性发作,因此要特别注意,一是不吃冷饮冷食,二是要重视腹部的保暖,别让腹部受寒。

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结核、骨癌等慢性病人更要重视对相关关节的保护,宁可穿暖些,不让关节在降温时受寒,对于有病关节,可以用护垫或加厚衣裤。

总之,对于大温差的“暖冬”,特别要注意防寒,因为在比较稳定的或寒或热气候,人们的适应能力较强,而对于忽冷忽热的“大温差”气候,会造成一些人防不胜防,还有一些青年男女“爱风度”而“不爱温度”而冬穿夏装,结果会惹出感冒或老病复发,这种气候也是导致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为了加强对于大温差的“预警”,家长要加以重视,潮州人有句医谚叫“出门无六月天”,不论是外出旅游者,者是在本地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对于在学的青少年儿童,更要多带些衣服,以防气温的变化。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治未病”,我国卫生部门也提倡“防重于治”,因此,无论是卫生健康部门或是单位与家长,都要对大温差可能出现影响健康要加以宣传,作为医疗部门,更要对求医者提个醒。

新闻推荐

潮州海关助力休闲食品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辖区有AEO高级认证企业7家

潮州海关关员到展翠公司开展日常监管。陈丹雄摄本报讯(记者杨燕芳通讯员陈植英周梦莹)1月3日,潮州海关联合潮安区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