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身残志坚 历时五年绣出20米长《清明上河图》
本报记者丁玫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不朽杰作,它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景象。在饶平县三饶镇,也有一幅独特的《清明上河图》。49种颜色线、超过50万针、数百个人物、100多间房屋……作品形象生动,这是身残志坚的刺绣爱好者、六旬老人林昭亮耗时五年完成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
记者见到林昭亮时,他正在飞针走线,熟练地绣着十字绣。林昭亮今年64岁,是饶平县新塘镇新楼村人,现居三饶镇区。林昭亮幼年时因跌伤而致腿残,仅仅读了三年书。十岁时他开始学习裁缝手艺,后来进制衣厂工作,担任制样、出样品工作。
2000年以后,林昭亮偶然接触到十字绣,在进行了解后,他开始了十字绣之旅。工作之余,他便拿起绣品绣起来。
几年前,林昭亮就职的位于东莞市的服装公司搬迁,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他便辞职回到家乡饶平。回家后的林昭亮一下子清闲起来,除了帮忙家务,绣十字绣也成了他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林昭亮说,十字绣并不难,只要注意用线顺序、方向和松紧度,谁都能绣出来。“但十字绣不能急功近利,是一针一线的细活。”
慢慢地,《八骏图》、《花开富贵》、时钟等十字绣作品在林昭亮的手中成形,“我还绣了好几幅作品送给亲戚朋友。”林昭亮对记者说,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决定绣一幅《清明上河图》。“不仅因为这幅画有名气,而且完成这个作品的人不多,我想挑战自己。”林昭亮花了好几千块钱,托人买来《清明上河图》作品的原料,包括20米长的布、49种线等,还有厚厚好几册的绣法图谱。
长约20米宽约0.72米,其中有人物数百个、牲畜近百头、房屋100多座、还有舟船、轿子、树木等等……为绣这幅《清明上河图》,在过去的1700多天里,林昭亮光针就用坏了几百根。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昭亮花了五年的时间终于绣完了。
为让记者看到完整的作品,林昭亮请来了邻居,将绣品搬到家门口的村道上,12个人同时手持《清明上河图》。随着绣品缓缓展开,气势雄伟的城门楼宇、千姿百态的人物造型、商贾云集的京城等映入记者眼帘,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北宋时期都成汴京的繁华景象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民俗风情。
细观这幅《清明上河图》,布面细腻,绣工精细,轮廓分明,场面大气。小至商贩扁担、船夫竹篙,大到车辆、马匹、城池、虹桥,每个细节都绣得栩栩如生、丝毫没有马虎,十字绣的背面也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林昭亮说,绣品最难的当属《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场景复杂,人物虽小却神态各异,需要运用多种颜色的线,不停调换才能完成其中的一小块场景。“此外,要让建筑物显得立体,桥梁的桥体、扶手都需要勾边固定,勾边是最难的一项工作,我为此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
五年来,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林昭亮为了这幅作品平均每天都绣上8到10个小时。他一边抚摸着作品一边说;“为了绣《清明上河图》,我的手指都磨破了,痛的时候我就用创可贴包扎手指,忍痛继续绣。晚上家人都睡了,我还坐在房间里绣,有时还绣到凌晨一二点。”
林昭亮的老伴说,林昭亮刚开始绣《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她也反对过,觉得太辛苦了,但是后来她被丈夫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如今,林昭亮在感受十字绣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还打算绣制关于“乡村振兴”题材的十字绣作品,推广当地乡村文化。“希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乐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饶平县宝斗石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工程加快推进 完成投资2.48亿 12月底将试运营
本报讯(记者梁佳涛通讯员洪志滨)饶平县宝斗石生活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及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工程PPP项目是市、县重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