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呈和她的《私城记》

潮州日报 2019-12-01 15:18

晒月 林宝生 作

翻完《私城记》大约只需五到六个小时。但合上书后,会忍不住再从头细品,读读歇歇,其间会有不少时间在对着文字发呆。

第二遍读的时候,我没有统计时间,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好些篇幅,甚至小段落都截住了我的前行,和自己的,和作者的交流无法完成,纠缠不休,就停在那里了。

还是想写几句,为了无法避免的遗忘。

情绪是一闪即过的,我已经无法回到读完这本书最初的激荡了。记得我冲动地和作者思呈说,我要写你这本书的书评。我还冲动地在一个专栏作者的微信群里说,好多文章都像催更的鼓点,作者敲得急,读者读得躁,大家都念叨慢时光,也是自寻安慰的平衡吧。“但这本书就是慢时光。”

这是思呈的《诗经》。一本关于家乡潮州的歌谣。

《诗经》让我们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典章文物和风土人情,解决文字桎梏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自在穿回到栩栩如生的昔日场景。《私城记》亦是如此,食物,友情,民俗,乡情,游乐,生活……涉及的内容和诗经一致,调动的情绪同样丰富,有兴致盎然,也有惆怅寂静,有悲喜交加,也有超然物外。

情感和时间无关,两千年和三十年四十年没有差异,我们的情感只有喜怒哀乐。突然也就明白读完《私城记》后的冲动和再读时的走走停停。

回望,都成了诗。对情感冲击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诗。思呈提过诗意的生活,但她对旧时光的眷恋并不深厚,没有沉醉于对过去美好的抒情。有很多篇幅更像是回访,试图重现昔日的生态,像一个人类学者做的工作——这个说法想必思呈是喜欢的,这几年她一直在试图用人类学的方法去观察她可及的世界。

我愿意讨好她,这本书把我从职业的泥潭里暂时营救出来。编辑有不少毛病,不由自主挑毛病,随时提着刀子删改文字就是其中之一,这让我的阅读容易偏离主题,不能完全投入,但《私城记》莫名就拐带了我,我沉迷其中,新奇而向往。书里呈现的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文化,对我是全新的平行世界,然而同时又想起自己的旧时光。那是截然不同的日子。

无头绪地啰嗦,是想绕开剧透。但我还是想就书的内容“撩”几句。

贵婶,有高超的生活才华,却因为追求“莫嫌”(尽善尽美,挑不出缺点),小心翼翼过完削足适履的一生,思呈说,还是“削得不成功的一生”。贵婶的临终心愿是让女儿在自己过世后买几百斤大米送给邻居们,并告诉他们自己这辈子都“莫嫌”。

离开具体的场景,他人的生活难以评价,但我们仍然从这样的一个贵婶窥见那时的小城生活,也更细微地感受外界的触压对不同个体的影响。贵婶是聪慧的,她对生活的才华或许来自她的更敏感,但这种更敏感让她受到外部的影响更大,她时刻提醒自己要莫嫌,削足适履的刻意身后,大概是那个时代社会整体压抑的背景。

思呈的记录里,绝大部分内容可视为潮州城的口述史。小到闺蜜交往,大到市场交易,她的文字让我们从不同的入口抵达小城。尿交易等文章,仿佛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的章节,是补充严谨学说的鲜活案例,但并不止于经济现象的解释,有更深厚的风俗传承。

有个卖尿的婶婶认为自家的尿质量高,她的标准是,“我一不掺水,二不掺茶。”前者好理解,掺茶是为什么呢?潮州是工夫茶的家乡,茶水和水一样方便易得。加水的尿液色泽变淡,容易被识别,茶水就不同了,颜色上和尿液自然相融,以假乱真。

思呈说这样的造假行为催生了当地的两句谚语,一是“在尿里掺水”,即爱占小便宜的意思;另一句是形容什么东西很便宜,就称之为“下雨天的尿”。

书里时常现身的谚语们,生动可爱,如表达小辈们饭吃得多,就说“筷子头都给他吮尖了”,一言道尽其中的亲昵。

更多的乡谚凝聚了生存的智慧。“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提醒“防人之心不可无”。思呈书里谈到潮州的水井名字繁杂,四目井三目井,像花瓣一样,有几个花瓣就是几目。但这样的造型并非我们臆想的浪漫,是实用,为了防范坠井的风险。

家乡的语言总是浪漫的。邻居打趣恋爱中的燕姐,“近时晒月把皮肤都晒黑了?”晒月,就是谈恋爱。月光下的恋人,可不就是晒月么?

在我的家乡,伞叫“撑花儿”,也是美丽的一幅画面。这种叫法早已消失,藏在小时候的某个角落,感谢《私城记》,帮我翻出了它。

黄琳

新闻推荐

潮州市今年来完成“个转企”557户 提前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本报讯(记者梁佳涛)记者近日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来,该局积极推进潮州市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截至11...

 
相关阅读